四月十四,元军在龙兴城扶立安南昭国王陈益稷为安南监国,另立安南朝廷,任郑隆为平章政事,黎演为参知政事,郑巨第为户部尚书,周思古为吏部尚书,任林延年为枢密院使。
李洛,则是被任为安南摄政大将军,暂时代元廷统摄安南军政大事。
紧接着,在李洛的授意下,陈益稷发布了几道“监国圣旨”。
第一道,废黜陈晃父子的皇位,贬为厉侯和灵侯。并下令,有执陈晃父子来投者,封侯。
第二道,解除昭文王陈日燏抗虏大将军、都督内外诸军事之职,诏令所部兵马效忠大元,倘若不从,便为叛军。
第三道,诏令逃亡的百姓回乡安居,只要效忠大元,一切照旧。
第四道,诏令逃亡的官员接受新职,要么官复原职,要么升官晋爵。倘若一月之内不来,便是逆臣,剥夺官籍,永不录用。
然后,大量的越奸军带着四道“圣旨”分赴越北越中各地宣谕。
这四道所谓圣旨虽然绝不合法,但当真歹毒,近乎釜底抽薪。
名义的东西,某些时候真是太奇妙,也太重要。
陈益稷可是实打实的亲王,当年陈太宗在世时,曾经几度想废长立幼,传位给陈益稷。这件事在安南朝野皆知。
也就是说,陈益稷是完全有资格做国主的。
有这样的名分在,很多斗志不坚的文臣武将,以及坚持不住的百姓,都有借口降元了。
陈晃父子是合法的越国君主,陈益稷当然没有权力废黜他们。可这非法的“废黜诏”一公布,仍然会对陈华父子的合法性带来伤害。
四月十五,李洛带着新鲜出炉的安南监国陈益稷,南下天长府。没来得及逃走的百姓,全部被俘虏。
土著,都被蒙古军队杀掉了。光是在龙兴城北的丛林,蒙古军队就搜杀了数千土著。
而陈日燏此时也集合完十几万大军,和元军对峙与古礼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