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盛奇却是呵呵一笑,说起这方面他要比任何人都更熟悉,当下便笑道:“土地值钱与否,跟当地的商贸是否发达有很大的关系,而商贸之发达则跟交通有很大的关系,像原本就处于交通枢纽的一些地方,本身就存在这个土地升值的空间,而那些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则随着这一次的十年铁路规划出台后,将来也会变得交通发达起来!”

“只要到时候铁路连接起来了,货物也就能流通起来,无论是对内进行销售,还是对外进行贸易,那都是大大的赚钱买卖,到时候何愁商贸不成?何愁地价不升?”

听到这里的时候,宋恩铭却是终于开口道:“凌轩说的这些法子,未尝不能一试……不过老夫认为,这件事不能由人唱歪了经,否则问题反倒说不清楚,老夫以为,凌轩不妨担任这一次地方发展改革会的负责人,由你来亲自把控,老夫也好向陛下交代。”

盛奇心中一喜,他眼下虽然也堪称位高权重,可是如果能够有中枢独当一面的机会,也能给他的履历增添不少光彩,到时候说不定也有一个入阁的机会呢……就算到时候争不赢他刘延清,也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啊!

“多谢宋相赏识,盛某定当尽忠职守!”

解决了这么一个问题,宋恩铭脸上的阴霾也消散了许多,便举杯同众人欢笑起来,一时间主宾尽欢,相携而去。

而此时,正在同皇后崔姒你侬我侬的宁大皇帝,却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臣子们已经在土地财政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第六百五十八章 何以为本

“什么?你们打算通过土地财政这一招来破局?”

很显然,当宋恩铭将他们新党精心准备好的这一套方案呈递上来时,宁渝多多少少有些惊讶,而且也感觉有些头疼——倒不是土地财政这一套不可行,毕竟后世已经充分证明过,那就是这一套非常具备可行性。

不过在后世的时候,针对土地财政的利弊,人们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可以说它虽然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发展建设,还能带动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高昂的土地成本也会导致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这跟目前大楚的整体政策其实有些背道而驰。

从宁渝自己的内心,他自然是不希望手底下的大臣用这种法子来刺激财政收入,它固然能够短期见效,可是长期看来却不是一件好事,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工商业的发展,可是宁皇帝也很难去真正说服大臣们放弃这一政策,原因也是因为先前财政改革导致出现的问题。

说白了,自从大楚正式推行分税制以后,地方财政收入就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导致地方上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可是眼下中枢为了扩大财政基本盘,又开始推行地方经济振兴的计划,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矛盾点,那就是不光中央财政没有钱,地方财政更加没有钱。

在没钱的情况下,不管是新党上台还是旧党上台,都只能面临这一重艰难的困境,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头来只能削减财政支出计划,而这也会使得大楚完美错过这一历史宝贵发展期,同西方在美洲的竞争上会落入下风。

想到这里,宁渝自然是有些头疼,他望着宋恩铭轻声道:“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一招可能会导致将来两京、上海等地方官府会竭泽而渔式的发展,高昂的地价反倒有可能会导致工商业的发展变缓?要知道,辛辛苦苦发展工商业可没有卖地来得轻松!”

宋恩铭沉吟了片刻,他轻声道:“这个问题臣也曾想过,实际上到了那个时候,大量的工商业会选择外流,要么是其他国家,要么就是转移到内陆,可是只要我们能够始终保持领先,那么工商业往内陆的流动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