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渝轻轻点了点头,轻声道:“还有,雍正此人终究算是一条汉子,好生葬了吧。至于伪清前番诸帝的陵寝,一应保留下来,将来和大明皇帝的陵寝划归一处管理,亦可作为历史教育基地,以史为鉴。”
“是,陛下。”
崔万采明白皇帝这么说的用意,其实还是因为朝廷内外都有人声称要毁掉清陵,以图正本清源之用意,也是体现大楚承继明统的决心。
可是在宁渝本人看来,并没有这个必要,他要留着清陵给后代子孙看看,要牢记这一段的历史。
“战事虽然已经基本结束,可是百姓的日子却并不好过,特别是今年直隶本来就很缺粮,再加上八旗又运了不少粮到关外去了,眼下京城斗米两百文,关键是还有价无市……内阁应该保障好对直隶地区的救济问题,绝不能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
宁渝的这一番叮嘱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他手底下密探汇总上来的情报,其中的种种惨状,令人读来忧心。
崔万采当年明白宁渝的意思,说起来直隶缺粮的问题一直很严重,或者说,是整个北方的缺粮问题都很严重。
早在复汉军拿下江南之后,整个北方的粮食供应体系其实就已经开始失衡,雍正无奈之下只得集中粮食优先攻击直隶,因此山东、河南的粮食都往直隶方向供应,导致自身还出现了一定的灾情。
到了今年的时候,山东和河南都出现了一定的旱灾与蝗灾,再加上兵戈未息,粮食产量还比不上往日,可是就算在那种环境下,山东和河南还得往直隶运粮,结果饿死了不少的百姓。
如今,直隶彻底失去了外在供粮的渠道不说,关键是自身所剩不多的存粮,都被八旗运到关外去了,也就造成了一场规模庞大的饥荒,如果不是复汉军打下了直隶,只怕过了这个冬天,京城人得饿死许多。
对于直隶的情况,崔万采亦是忧心忡忡,“回禀陛下,眼下直隶已经再无半点存粮,只能依托外界供粮,关键是山东、河南还有山西一部亦是刚入我军之手,只怕难以提供更多的粮食,如今财政部已经将存储在南直隶、安徽以及湖广的库粮调拨了两百万石,将会通过海船运抵直隶,只是时间上有些不够。”
“不光是时间不够,粮食也不够,两百万石粮只怕能供大部分人勉强过冬,到了明年又会陷入无粮的状态,咱们不光要给他们提供救济粮,还得让百姓过上真正的安稳日子。”
宁渝微微沉吟道,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准备再跟内阁沟通一下。
崔万采抚了抚胡须,沉吟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此事应当分成两个部分……”
宁渝的眼睛有些微微发亮,他高声道:“第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眼下的难题,咱们要继续运粮至直隶,目前有所短缺的部分,可用军粮填补,先救完急再说,只要能填补账目,枢密院那边也不会多说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推行新政,对于旗田还有一部分汉奸士绅的田地,要坚决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