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页

众臣全部跪倒在地,高呼万岁三次方止,唯独张廷玉却是在心底叹口气,如今既然皇帝下定了决心,他们作为臣子,也只得听命行事。

随着雍正决意亲征之后,南北大战的火药味却是显得越发浓郁起来,在京城里的八旗上下却是一阵惊惶,因为先前有了康熙亲征的先例,此时许多满蒙亲贵,对于皇帝亲征实在有些心里发虚。

就连一直都在闭门读书的满洲大学士马齐,如今也不得不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声称皇帝乃国家之重,绝不可轻动,或可命令宗室大臣为帅,另外选拔军中猛将,亦可御敌于黄河之南,使其不可轻犯。

倘若在过去,雍正看到这样的折子,或许还会给老臣一个面子,选择将其留中不发也就完了,可是眼下局势不同,雍正原本心里正是多疑之时,便觉得马齐此话有些别的意思,继而便想到了困居在景山的老十四。

这一想不要紧,却是将雍正心里的那点忌讳全都勾出来了,他很快就想到了当年继位时发生的那些糟心事,当下便狠狠地驳斥了一通,还派了小太监去马齐的府上,硬生生将老头骂了一个时辰,若非老头心理素质还行,只怕却是要被雍正给骂死过去。

然而问题却是来了,雍正骂退下了一个老臣,可是却也引起了其他宗室重臣的反对,大家的意思很简单,眼下这个局势本来就艰若累卵,若是皇帝在战场上再出现点什么事,到时候大清怎么办?

倘若老十三还在,或许他还能劝动雍正皇帝,可是老十三已经死了,而庄亲王允禄并没有什么影响力,而且他年轻气盛,也是赞成皇帝亲征的,因此到了这个时候,说话的宗室们并没有真正特别有分量的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却是全部给驳斥了一顿,甚至对于一些老臣更是丝毫不留情面,他还怀疑其了在景山的老十四,以为对方在搞什么鬼,便专门派去了使臣前去训斥,可是这一训斥不要紧,原本就惊惧无比的允禵,竟然就这么直接给吓死了。

一时间京中更是谣言滚滚,许多人虽然不敢明说,可是他们的心里却认为这里面肯定有雍正的手笔,允禵的死跟雍正脱离不了关系。

雍正实际上这一次真的没有动手,他即便再怎么愤恨,也会考虑到一点,那就是允禵是跟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关系比起其他的皇子还要特殊,倘若是雍正下手,只怕将来的名声会臭到发指。

因此,允禵的死在这个时候却透着几分不对劲,而雍正眼下也无暇多虑,因为宁楚的北伐大军,已经在黄河南岸逐步集结完成,随时有可能发起渡河进攻。

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

革新三年七月初,南北双方之间的气氛变得骤然紧张,似乎一场无形的对决已经展开,只是双方比的不是真刀实枪的拼杀,而是比得双方的大势。

毫无疑问,目前的大势在宁楚这边,只是这终究是在历史的分叉路上大大往前迈了一步,宁渝在信心十足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前方的未知性。

三大集团军已经集结得差不多了,各师师长也都回到了自己的部队中,他们尽力去压制着目前军中的战心,耐性地望着南京的方向,等待着来自这边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