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页

确实,在等待各县县官的这十日里,陈太师终日与薛敖、章靖、王谡、毛铮几人商议围剿泰山贼的策略。

考虑到泰山群山的范围,‘硬剿’肯定是不行的,否则需要的军队数量实在太多,五十万都未必管够,而期间所需的粮草,那更是天文数字,别说陈太师,就连朝廷也负担不起。

因此,陈太师决定设法逼迫泰山贼主动走出泰山。

毕竟这支贼军出了泰山,来到平地上,薛敖、章靖、王谡几人根本不惧与其正面交锋。

可如何逼迫泰山贼走出泰山呢?

期间,不谙兵事的毛铮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建议陈太师在泰山放火,借此手段逼迫泰山贼主动走出泰山。

然而陈太师想也没想就否决了。

先不说泰山群山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放几把火能不能一举将泰山烧成白地,关键在于放火烧山的后患太大。

要知道,这可是方圆数百里的泰山群山,其占地面积相当于大半个颍川郡,结合世人普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倘若真的一把火将泰山烧为了白地,有多少人会受到牵连?

当年,昆阳前县尉马盖为了围剿黑虎贼,在黑虎山山下放了一把火,此后整整过去五年,黑虎山上依旧是光秃秃一片,虽然长出了矮小了植被,但想要恢复曾经郁郁葱葱的山林,最起码还要再等几年。

甚至于,祥瑞公主想要打猎,还得带着寨众跑到附近别的山头去。

这就是一把火导致的恶果。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泰山乃历朝历代人王帝主的封禅之地,晋国作为正统,而他作为晋国的臣子,怎能在泰山放火?

可不放火,又怎么能逼迫泰山贼走出泰山呢?

在经过与诸义子的商议后,陈太师想到了办法,即设法断泰山贼的食粮。

众所周知,泰山郡地势险恶,不利于农事,而盘踞在此的泰山贼,亦不事生产,他们所吃的粮食,基本上都是从相邻郡县抢掠来的。

有足够的粮食,泰山贼自然能安安稳稳等躲在深山,无视官军的围剿,而反过来说,只要确保泰山贼无法从相邻的各郡县抢掠到粮食,令泰山贼陷入缺粮的窘迫,那么泰山贼自然而然就无法一直躲在山里了——除非他们愿意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