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页

得知赵虞前来,陈朗心中大感惊讶,连忙出门迎接,看得从旁的府内官吏面面相觑。

毕竟按理来说,在一个郡内,郡丞是‘第二位’,都尉是‘第三位’,虽说两者平级但仍有细微的高下,可如今在他们颍川郡,这两者仿佛彻底颠倒过来。

而陈朗则无视了从旁官吏们的窃窃私语,坚持亲自出门将赵虞迎入廨房,毕竟这段日子的经历已让他明白,这位周都尉是真正厉害的人物,只能与其交善,万万不可为敌。

遣退了从旁不相干的官吏,又吩咐人奉上茶水,陈朗这才恭敬地问赵虞道:“周都尉此番前来,不知有何指示?”

见此,赵虞便从怀中取出了那份公文,递给了陈朗。

“这……”

陈朗粗略地翻看了一下,不明所以地看向赵虞,说道:“这是方才我派人送至都尉署的,不知……”

“我知道。”

赵虞点了点头,旋即指着陈朗手中那份公文道:“你下的这道命令,恐怕会引起颖阴、颖阳、长社三地的民乱。”

听到这话,陈朗顿时就明白了赵虞的意思,恍然大悟之余,他苦着脸说道:“我明白都尉的意思,可咱们不能默认叛军的政令啊……”

想想也是,陈朗此前当了那么多年的郡守长史,又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岂会不知此举会引起民怨?

但作为晋国朝廷一方,他颍川的郡守府必须与叛军全面敌对,但凡是叛军所推行的政令,必须全面予以推翻,这是一种‘默契’,或者说是一种政治正确。

哪怕此举会引起民怨。

陈朗之所以将这份公文率先送至都尉署,请赵虞过目,除了请后者首肯外,其实也隐含着希望赵虞派军强行执行的目的——军队,从来都不只是对外的。

“我知道。”

赵虞压了压手,说出了他此番的来意:“咱们确实不可默许叛军的政令,但强行没收三县平民非法所得的田地,势必会引起民怨,继而出现动乱。……叛军将那些田地分给三县的平民,原本就是为了邀买人心,倘若官府将其收回,官府岂不是成了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