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页

六科给皇帝的报告,一般有两种。

一是内阁给六部下达的任务,六科负责检查,五日核查一次,没完成的催促六部赶紧办理,已经完成的就汇报给皇帝知晓。

二是内阁、六部所指定的决策,六科认为不合规矩,可以直接驳回,顺便给皇帝打小报告。

六科、通政司可以制衡六部和内阁,但在以往都功能缺失,朱载堻在分散太监权力的同时,又把六科和通政司给竖起来了,以此制衡内阁与六部大权。

这些东西,都是王渊教的。

在听取六科工作报告的时候,朱载堻突然又对王渊信赖起来,若老师真有私心,怎么可能教给自己这些东西?

很快到了户部的奏章,户部郎中龙大有,首上《乞请清田均赋疏》,请求清丈天下田亩,改革千疮百孔的赋役制度。

历史上,龙大有是正德年间,在地方主持清田的第一人,可惜中途丁忧回家,他的清田工作半途而废。

朱载堻刚开始没当回事儿,可渐渐就发现不对劲了。

姚镆被王渊调任南京,似乎吹响了改革派的冲锋号。

紧接着,户部右侍郎顾鼎臣,上《陈愚见划积弊以裨新政疏》。反映江南赋税过重,田赋失衡,杂税繁多,里甲、粮长问题严重,请求进行一系列清查工作。

顾鼎臣乃弘治末年状元,父亲是个开杂货铺的小商人,年过半百还没有子嗣,五十七岁跟婢女私通生下顾鼎臣。正妻多次想要弄死这个庶出子,母亲只好偷偷将他藏在磨道中,被磨坊主救出并收养。

养父也就开个小磨坊,经济条件有限,能供顾鼎臣读书已是难得,他有时甚至饿得跑去乞讨,倒是跟一群乞丐混得很熟。即便考上秀才之后,顾鼎臣都还跟乞丐有来往,有次偷狗钻进寺庙,劈罗汉塑像当柴禾,跟一群乞丐朋友吃得爽歪歪。

直至顾鼎臣高中状元,他的生母还在顾家当烧火丫鬟,正妻迫于舆论压力才让母子相见!

从小的成长环境,让顾鼎臣饱尝民间疾苦。历史上,他年轻时满腔抱负,在嘉靖初年力言改革。可渐渐被党争搞累了,入阁之后得过且过,在夏言手下当次辅,成为专给嘉靖拍马屁的青词宰相。

但是,顾鼎臣的门生王仪,却在地方偷偷搞清田改革,按顾鼎臣年轻时的上疏进行实践,顺利在苏州府完成清田改革工作。

龙大有、顾鼎臣的两本奏疏呈上之后,礼部郎中霍韬又递上一份《泣血陈言疏》:“臣生长地方,目击弊蠹,每一兴思,辄叹诧愤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