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就叫《物理学报》,在《物理学刊》的基础上,删除一些太艰深的内容,增加一些新闻、戏曲、小说、笑话。这肯定是很有市场的,不但能传播物理知识,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舆情。
王渊对杨慎说:“用修兄,吾欲办报,可否约你几篇文稿?诗词、戏曲、小说、散文皆可。”
杨慎笑道:“朝廷已有邸报,私人办报谁看啊?”
“总有人看,”王渊说,“吾欲办报卖给市井大众,让老百姓都知道有物理一学。”
杨慎一口答应:“既是卖给百姓,那我就写几首散曲。”
王渊取出一颗碎银子:“此乃润笔之资。”
“何须如此?”杨慎不收。
王渊说:“这是规矩。今后有人投稿,但凡录用,皆给润笔之资。”
“那我就收下。”杨慎也没当回事。
报纸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发展至明朝达到巅峰,但全都是手抄报纸。其名称有很多,诸如朝报、京报、塘报、牌报、邸抄、急选报、日报传抄等等,这些报纸统称为“邸报”,主要受众群体是官员和吏员。
比如陈新甲,历史上便是因报纸而死。
当时,洪承畴被俘、祖大寿投降,李自成攻陷洛阳,张献忠成功突围,大明朝内外交困,崇祯皇帝就让陈新甲与满清议和。
但这个议和是秘密进行的,崇祯皇帝发给陈新甲数十道手诏,每次都说一定要严加保密。有一天,陈新甲看过皇帝手诏之后,将其放在几案上,家童误以为是邸报,于是拿去传抄。
百官为之哗然,纷纷劝谏弹劾。崇祯皇帝为了甩锅,居然把陈新甲给砍了,说议和不关自己的事儿。
为何陈新甲的家童,会悄悄传抄邸报?
为了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