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

时人以谚语讽刺:“杭州风,会撮空。好和歹,立一宗。”又云:“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明朝中后期的杭州货,大概相当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温州货,属于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以上,绝非地域攻击,纯粹叙述史实。

宋灵儿问道:“你这花灯卖多少钱?”

老板伸出三根指头:“三百两!”

王渊顿时无语:“你怎么不去劫道?”

老板鄙视道:“买不起就别乱说。我要先去请苏州师傅定下样式,再把广州巧匠请来京城制造,这盏灯至少得耗费半年功夫。不卖三百两,我还不亏本啊?”

王渊笑道:“你把广州巧匠请来京城,总不可能只做一盏灯吧?其实本钱也没那么贵。”

老板被当场戳穿,立即嫌弃道:“不买就别挡我做生意。”

旁边有人认出王渊,提醒老板说:“这可是翰林院的王二郎,你说话注意点,不然把你的摊子掀了!”

老板愣了愣,随即摆出笑脸,取出两盏小灯递过来:“原来是王二郎,这两盏灯,免费送给二位。”

“多少钱?”王渊道,“我向来不收人财货。”

老板也不方便说出成本价,只笑道:“您看着给就成。”

王渊顺手扔出一块碎银子,大概能值百来钱吧。

老板笑着把两盏小灯递过去,王渊拿了灯却不走,而是凑近了看那盏价值三百两的大灯。

“这是什么?”王渊盯着一颗珠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