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
王阳明也不拆穿,在赞许的同时,又带着笑意看向作者,把那人看得心虚低头。
连续鉴赏好几首,只有席书和宋炫的诗作,能入王大爷之法眼。
“咦!”
王阳明终于看到那首《竹石》,微笑点头道:“此篇佳作,诸君请共同鉴赏。”
首先把诗传给席书。
席书只觉眼前一亮,又看到作者名字,顿时举杯饮尽,赞道:“此诗当佐酒三杯!钝窝先生,你来品一下。”
宋炫接过诗篇,心中默诵两遍,也举杯喝酒:“此诗不但应当佐酒,我还想为它作一幅画。”
在座文士都觉稀奇,当即不顾礼仪,纷纷探头过来围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个文士大声吟诵,不由拍手赞叹:“以诗观人,足见风骨,此为君子诗之典范。我也当佐酒三杯。”
另一个文士问道:“敢问这位王渊先生是何人?”
王渊立即起身说:“小子不才,不敢受先生之称。”
众人大为惊讶,没想到此诗作者竟是少年,全都开始思索究竟是哪个王家子弟。
就连宋公子都难以置信,他只知王渊八股做得好,没成想居然还会写诗!
沈师爷捋着胡须介绍道:“此子名叫王渊,吾忝为其蒙师,席副宪为其座师,阳明先生为其业师。他还曾在宋氏族学求学两载,亦受过钝窝先生教导。”
“果然名师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