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背着行囊,身边跟着两个随从,在江边与学生道别:“惟乾,卿实,你们都回去吧,难道还想把我送到贵州?”
“先生还有心情说笑?”冀元亨一脸惆怅,“此去贵州,路途遥远,凶险莫测,先生请多多保重。”
蒋信直接拜倒在地:“学生虽只受教几日,但已获益终生。请先生此去,务必保重身体,有朝一日定能重返朝堂,将那刘瑾诸奸扫荡殆尽,还大明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去吧,去吧!”王阳明挥手,带着随从踏上客船。
王阳明被贬谪龙场驿,正是王渊把沈师爷抢上山的时候。
但他没有立即动身,因为妻子流产了。在家照顾一段时间,王阳明又四处拜访故友,直至第二年才南下。中途又被刘瑾派刺客追杀,借投江假死逃过一劫,之后躲躲藏藏,还去南京看望自己的父亲。
这年冬天,王阳明前往越城讲学,收妹夫徐爱为门下大弟子。
从越城到贵州的途中,王阳明一路走走停停,经常被沿途官员邀请去讲学。冀元亨和蒋信,便是他在武陵收的弟子。
船只飘行于江面,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一个影子。
冀元亨和蒋信一直跪伏于码头,直至彻底看不到船影,这才互相搀扶起身,带着一脸落寞悲伤。
第030章 一刻钟交卷
大概从成化、弘治年间起,明代科举形式就变得正规起来。
想作秀才可不容易,必须通过县试、府试和道试,任何一次考试落榜都白搭。
县试由知县做主考官,府试由知府做主考官,道试由一省提学做主考官。每次考试的规矩都不同,内容也有少许变化,道试需要考《五经》题目。
通过府试可称“童生”;通过道试可补“生员”,即为“进学”,俗称“秀才”。
在文章锦绣之地,仅一次府试,就可能有数千学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