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燕军徘徊于三山境外日日不去,自春日到秋末,还不见燕王令大军北返。此时,边境有人报告盗匪入户抢劫。我三山军民束甲持戈,驱逐了那伙盗匪,慕舆根将军却不愿与我们会面,引军北还。
如此这般,桩桩件件,我汉国何曾有愧于燕国?燕国却屡屡辱我,难道我汉国是个泥人吗?泥人也有土性子!
去年,慕容宜带来了两万骑兵,那两万人吊在木杆上整整一个冬天。今秋,慕舆根带来了八万人,有四万人吊上了木杆。如今燕王又带来了三十万人,我汉国会害怕吗?
不,我准备了二十万根木杆,总害怕不够,燕军要来,就让他们来吧——草越密,越好割!”
皇甫真、封裕直翻白眼:饿的娘也!论颠倒黑白的功夫,这人比我们还功力深厚,不愧是吃多了西红柿的人。俺们不过是帮燕王跟他谈了谈“感情”问题,这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六万人被他吊上了木杆子,好像我们还得感谢他?
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要不是注意礼节,这两个人能为这番话吐高翼一脸。
皇甫真心中却在暗自胆寒,他运用外交辞令颠倒黑白,没想到对方讲起大道理来不比自己差。自己的话以威胁结尾,对方的话也以威胁反击。
难道,弱小的汉国真不怕与我们交战?要知道他的百姓数量还不如我们的士兵多,他怎么打?
第229章
世上还有这道理?白给的东西还有人挑肥拣瘦?
有。眼前的高翼就算一个。
利益交换问题——什么,利益,鄙视他!
“君子不言利……”封裕理直气壮地说。
“且慢”,高翼气势汹汹地截断封裕的话:“燕王,是君子吗?”
岂有此理,皇甫真怒了:“我王襟怀坦荡,怎不是君子?”
“君子不言利——那他给我辽东属国,干嘛要跟我要粮食?不是‘不言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