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城——”,高翼一字一顿地说:“城小郭矮,居住不下太多的人马。
慕容本属鲜卑,有随意游牧,经常迁都的习惯,但现在,慕容鲜卑事事向晋人学习,生活习俗已抛弃了游牧习性。
无论如何,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眼看冬季快到了,和龙城地处山坳,冬季寒冷,还常有大雪封山之患。鲜卑贵族本来居住在平原上的龙城,怎习惯在山坳里过冬?还要住在帐篷里?
他怎么不还都龙城?或者继续在新都蓟县呆下去。”
金道麟摇头说:“和龙城不是简陋的小城。燕王攻入幽州前,曾在和龙城聚集大军,当时和龙城就是临时都城,所以才叫和龙城。不过那时,我们正忙于立足,这些消息我们没有在意。不过……”
金道麟话没说完,但是大家都明白,燕王还都和龙城一定是为了东顾他的老巢。
这一年,辽河平原发生了许多事:侨民的叛乱,高翼的立足脚跟,以及燕国在阳鹜的建议下招引契丹部进入辽河平原。这些事样样都是烦心事。
阳鹜是真诚的为燕国出主意帮忙,然而,他越真诚,燕国离亡国越接近。契丹进入辽河平原,只装模作样的派出一支军队配合慕舆根作战,另一支军队绕道凤城进行静坐战争,其余的人马都在抢地盘,占牧场。
失去土地的汉人侨民,大规模钻入群山,绕道投奔三山。高翼仅仅招募部分钻入深山的侨民,就在本溪湖以西群山出口处建立了一座三万人的城市,命名为“弓长岭城”。
不过,为了避免惹怒燕国,高翼没有直接出兵弓长岭,他只是派出几名官员,化装成逃亡的侨民,将那些人组织起来,以自治的名义建立了弓长岭的行政体制。
燕国战不倒高翼,契丹人反而把燕国最肥沃的农田变成牧场。丰收的稻谷全被契丹人当作牧草,让牛马吃下,辽河平原颗粒绝收。
如今,燕国后悔已经晚了。即使他们下令契丹人退出,契丹人大不了吆喝一声,带着全家老小牵着吃得肥头大耳的牲畜,得意洋洋的返回他们的故居过冬,给燕国留下空无一人的农庄,遍地马粪的农田。
在燕军的强势之下,契丹人自会乖乖的退出。
高翼已提前预计到了这点,所以他让陈浩引着那支在凤城的契丹军,直接返回了契丹故地,并抢占了最肥美的草场。
当辽河平原的契丹军退出,契丹必然面临着又一轮草场争夺战。有了陈浩出谋划策的那支契丹部落,将会通过汉国商人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良军械装备,在草场的争夺中,必能占据上风。所以,契丹这一步已经不用高翼操心了,他们已经残废了。
他们甚至也不用慕容隽操心,两三年之内,陷于内斗的契丹将无力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