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除了辽汉强大的军力外,汉国每年贡赋的铸币,已成了失去荆襄蜀郡财税支持的朝廷主要的财政支柱。惹翻了高翼,那么朝廷一夜间又回到过去,要靠扬州一州之力庞大的军队与朝廷官员。

最重要的是,随着三山商人大量的涌入,扬州的交易越来越活跃。失去三山商人的扬州,交易税、契约税的收入将直线下降。已经享受了一年财税优裕的生活,晋朝君臣愿意回到比过去还不如的日子里吗?

朝议从正午开到下午,迟迟未定之际,有人想到了与汉王高翼有过交往的谢安,便急召谢安问计。谢安名士风流,听人解说完事情经过,朗声长笑,叹曰:“辽东铁弗高,终当为情死。”

这话是仿效王伯舆原先自叹的名句——“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改制而成,此话一出,朝臣不禁莞尔。

见朝堂上气氛缓和,谢安再谏:“匠汉以奇淫巧技立国,所制兵器铠甲精良无比,战马雄峻无比。臣闻:铁弗高限制向他国输出兵器、铠甲、战马,即便高句丽姻亲之国,也不例外。却独对朝廷网开一面,百事不禁。匠汉之心想朝廷,由此可见一斑。

方今之时,我大晋若缺了匠汉会怎么样?兵器、铠甲、战马从何地输入?铸币用何法补充?赋税自何处征纳?

匠汉缺了大晋会怎么样,他新近接受燕国册封,难道不会把兵器、铠甲等货物,转向燕国互市,燕强一分则晋弱一分,晋不用汉,奈苍生何?”

殷浩听到这里,心中已有计较,他再问:“如此,安石(谢安的字)以为如何处置,方为最佳?”

“和亲”,谢安意气风发:“铁弗高不告而娶,甚为无礼,既如此,我朝不如将错就错,陛下可封司马燕容以‘公主’之名,堂皇赐婚,就此与汉国结下姻亲,此乃汉之和亲之策。若此,礼教得以维护,我朝又得一强助,从此之后,我朝向其索赋索军索粮,也便名正言顺,理直气壮。此乃三全之策。望吾皇圣断。”

皇帝一小屁孩,哪有什么“圣断”。会稽王司马昱立刻拍板:“好,我们马上遣人迎入夏华宫,至于秋实宫嘛,暂不理会她,等陛下见过夏华宫,再行对秋实宫赐婚,并赏赐仪仗。”

“且慢”,谢安劝之:“启禀陛下,自从见过铁弗高之后,臣就对匠汉较为上心,臣的管家曾与匠汉商贾交往,打听到匠汉礼仪不同于燕晋,也不同于高句丽、赵国。

夏华宫来进献祥瑞,秋实宫也出现在码头上,若我等只迎入夏华宫,冷落秋实宫……说句大实话,今后晋汉之间关系,还需靠秋实宫维护,秋实宫是我晋人,我等冷落秋实,重待夏华,事关匠汉国内宫争宠,铁弗高心意难测,万一弄巧成拙,岂不糟糕。”

司马昱没了脾气,殷浩立马解困:“安石之意如何?”

“事有经亦有权,这事还得从权处理。此前,汉国不是派人按藩王仪制整修了商社,我们就在码头上举行一个迎候礼——含糊其辞,也不说迎候谁,然后准许她们不入理藩院,入住辽汉商社,至于商社如何安排,那不管我们的事。事毕,等汉王妃返程之时,我等再行赐婚之事,如此,也顾全了朝廷脸面。”

码头上的人并不知道朝堂上的政治,高卉生性活泼,下不了船她也不会让自己寂寞,她连连召唤那些三山商人上船,不认识的赏赐些小东西,慰勉几句,认识的则直接留下与她。

“啊,你们在瓦官寺哪儿啊,高郎给我说过瓦官寺,说寺里有一个瓦观阁,还有一个凤凰台,风景好美哟,啊,郎君还给我念了一首诗呢——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