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商业三国[校对版] 赤虎 2131 字 2023-03-15

刘浑茫然:“什么收获?匪首不是已被斩首了吗?”

刘备淡淡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为之。什么是不得已。你明白吗?战争是政治地延续。战争从来是,也本来就是商业拓展的工具。为泄一口私愤而进行的战争。那是农民的街头斗殴,那是奴隶主的炫耀杀戮,那是虚耗国力的愚蠢盲动。

我想问你们的是:你等出动了一万青壮,千余童子军,打了四五个月仗,军费开支花了百万,粮草消耗无数。然后,你告诉我,你们胜利了。请问,胜利后,你们是获得了土地?还是人口?还是市场?还是金钱?”

刘浑挺直了胸膛,回答:“父亲,我们惩罚了不仁,教训了不信,让不忠者亡,让不义者死,我们训练了童子军,让他们从小感觉到勇,学会用智,我们让青州属民在青州之外赢得了尊重,这些,父亲虽千金也买不来。”

刘备重重地向椅背上一靠,和蔼的问:“千金买不到?可你们这一仗,花了我上百万元,上百万元买这个东西,是否太贵了?你本可以花一百块钱买到这些东西,甚至可以让别人付费以获得这些东西,你却花了我上百万元。当然了,这不能怪你,这要怪你那个不知稼穑之难的弟弟,哼,我会从他的零花钱里慢慢扣除这笔费用的。

你嘛,虽征战有功,但你是军队的指挥官,难道从来没想到过——战争就是争取权力的一种手段,治国必须缁铢计较,比如,山越部落斩杀笮融,你如何封赏的?”

刘封插嘴说:“赏了些粮米、铁器、布帛。”

刘备看到刘浑一付胆颤心惊地模样,忽然心头一软,摆手示意道:“浑儿,父子面前不要那么拘谨,你搬个椅子,坐下说话。”

刘浑寻了个椅子,隔着桌子,与刘备相对而坐,刘封见父亲表情越来越严厉,也搬了个椅子,坐在父亲对面。

“南方的民情如何?你们部队来往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吧?”刘备问。

刘浑答:“汉民南迁不久,只聚集在少数几个大城镇边。城镇之外,地广人稀,山越人纵横山林,孙权不能管治,总的说来,南方还属于蛮荒之境,部队要走好几天路才能见到一个城镇,还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正因为城镇间隙过大,我军来往于南方,倒是没受什么阻拦。青州官员在孙权那儿常有任职,我军前往乡镇购买给养,倒没受什么阻拦,相反,许多乡镇还欢迎我们前去以物易物。”

刘备满脸的微笑,话却如电闪雷鸣般撬开了刘浑地思维:“既然孙权控制不住山越人。那你为什么对山越人赏赐如此之轻?”

刘浑张口结舌:“父亲的意思……”

“既然他们帮我们消灭了青州地敌人,为什么不以军功封赏他们?给他们公民权。”

刘浑结结巴巴的说:“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修了那么多路,搭了那么多桥,这可是黄金商路啊。若再给那些山越人公民权,帮他们建城市,委派官吏管理他们。这不就是父亲说的夺获人口吗!如此一来,孙权控制南方的点。其广芜的山林就归我们控制,我们就控制了南方地面。到时父亲一声令下,孙权那几个脆弱的小城,就要被我们淹没。”

刘备瞥了一眼听呆了地刘封,再看看激动得面红耳赤的刘浑,欣慰地说:“浑儿,你很聪明。我现在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控制所谓地面,我只是想给南方埋下几根刺。六安就是我埋下地一根刺,可是,这还不够,我南下的港口必须得到保障。你回头,再跑一趟南方,替我封赏山越人,告诉他们。愿意呆在原处地由我们建立市集、坞堡,他们可以依附坞堡休养生息,进行交易;愿意搬迁到大城市居住地,可向各个港口靠拢,此战过后,论功行赏。不仅他们可以获得公民待遇,他们的亲戚,都可获得平民待遇,告诉沿海的各大港口官员,别太追究了,只要那些功勋山越人说某人是他的亲戚,那就给他平民权,不花我一个钱,获得大批纳税人,这是好事。让他们尽管大批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