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兴宋[校对版] 赤虎 1955 字 2023-03-15

刘旭用鼓励的口气说:“长卿需要什么,尽管说。”

“会一点操船术的人,只要在船上学习一段时间,学会牵星术,操纵软帆船不成问题——毕竟软帆船要比硬帆操纵简单。我需要大量的熟练水手,如果刘知县能替我找到这样的人手,放在我船上学习一段时间,我就能把名下船只数量扩大一倍,那时候……”

时穿指一指桌上的飞票,用调笑的态度说:“刘知县反正要与施衙内联手倒腾交趾与广西的土产,而我家反正要陪送一些船只做嫁妆,不如刘家把船队扩大——我用你的钱,回头用船只抵偿。我家有现成的船队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刘家干脆组织一支船队,专门走广西与海州航线,如何?”

稍停,时穿竖起手指帮刘旭盘算:“海州地方官富不富裕我不知道,可你你去做官,只花管氏的钱,让人误以为你又是一个罗望京。而我还听说刘兄妻族也不错,不信刘兄妻家找不出几个忠心的家人,负责柳州方面的经营,这经营也很简单。

海州呀,其实地理位置不错,刚好位于中原大地的中央线,货物从这里转船转运日本,或者南下大运河转运京师汴梁,或者装海船走海路,转去河北,或者从黄河转入京师,都是方便。

而柳州方面有什么货物我需要?据说占城稻谷一年两熟,很便宜;还有交趾铁矿石,柳州楠木、铜矿石、石炭(煤炭),这些东西除了楠木、铜矿石价格稍贵,其余的都不值钱。只要开一间货栈,平常慢慢收购,等海船运去了一船装运回来,立刻就能变成现钱。

中原南下的船只,装运菜叶与瓷器过去,回程的时候常常耽误在收集货物上,有些人干脆只装金银回来,等于每次海贸中大家只赚单程的钱财,回程基本上是空仓。而稻谷、铁矿石这些东西虽然便宜,但如果名气做大了,空仓返回的船只都知道去柳州装运一些东西回来,天长日久也能做大。

有了这些,其中再加上你跟黄太公商议的杜仲胶种植、收割、运输……”

原先时穿只是跟刘旭泛泛而谈,现在时穿说得很详细,即使刘旭这个外行也听出来了——此时可为。他马上接上茬说:“柳州与海州航线,水手一半是海州人,一半是柳州人……”

第337章 突变

时穿顺着刘旭的话题继续发挥:“柳州方向有知县大人作保,海州方向有我、黄氏、施衙内担保,无论客人从何方上船,船上有一半的家乡人,都可以让他们心安……此前你说起与黄氏联合开船队,确定了吗?刘家打算出多少人手?”

刘旭顺竿爬:“原先我打算置办三五艘船只,跑一跑柳州至海州的线路应该足够了,毕竟广州市舶司就在附近,这条线路热了起来,咱那点小本钱恐怕不够塞人家牙缝的,可是照长卿兄说的……”

时穿接上话:“没有三十条船恐怕接应不上,如果都用快帆船的话,每船需要三十名操作人员,前往广州路途遥远,船上至少还要加30名护卫。六十人的船,光是补给与淡水就要占三十吨左右,那么船的体型要足够大,至少在八百料以上……”

一千料(五百吨)的船是大航海时代地中海的主力船种,据说,通过核算经济效益比率,这种载重量的船可谓最佳配比,可以使船主用最少的人手达到最大的效益……这种几百年后大航海时代的主力船只,载重量也就跟打捞出水的宋船“南海一号”相仿。

南海一号长宽比例大约在“234:1”,这种比例不适合快速航行,也不适合抗击风浪,所以他沉没了。但这种类型的船可以用最短的龙骨建造载重量最大的船只。同样在重量的梭形船,龙骨长度至少是“南海一号”三倍以上——中原已经找不到这样长度的木材了,唯有使用铁龙骨才行。

时穿说出一堆数据,先绕晕了刘旭,而后他英明神武的说:“我知道夷州正在修建大型船厂,他们能制作一种可以快速航行的千料船,这种船来往广州一趟,算上装货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如果每船再配备六门鱼炮,凭借速度与火力,南海上谁也吃不下他们,就算是广州的海商联合封堵,咱也不怕,打不过就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