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穿侧耳听了听,隔壁,女孩子们都在安顿行李,住进如此新奇的房间,她们彼此很兴奋,唧唧咋咋说个不停。此时,廖五再度行礼,催促:“大郎,我们走吧。”
“那就走吧”,时穿跟着廖五经过楼道,时时听到姑娘们从门里传来的欢笑声、打闹声,到了这里,她们算住进了一个大型堡垒中,完全可以自由呼吸了……时穿听到姑娘们的笑声,自己也咧开嘴憨憨的笑起来,他不打算干涉,放开手,跟着廖五走进楼下的餐厅。
这又是一个典型巴洛克式的餐厅,巨大的大厅放着一张同样巨大,用厚重胡桃木做的长餐桌,餐桌上居然一样不缺的蒙着餐布、摆放着烛台,以及同样厚重的胡桃木靠背椅。此外,一面墙壁上还竖着两个大型壁炉,……是餐厅里该有的,都有了。
但廖五却没在这座巨型餐厅停留,他继续走向餐厅尽头,推开那里的厚重大门,露出里面一个小包间,包间里什么都小,四方桌很小,凳子则是罗圈椅,只有四把。
这屋子里同样有一个壁炉,但因为房间小,这壁炉燃烧起来,一定很温暖。
廖五解释:“外面那间大餐厅,平常是仆人进餐的,来了海外胡商,则整理一下用来招待重要船员,以及船主,平常公子都在这屋里就餐,他说那屋子大餐桌太大了,说话极不方便。”
毕竟还是中国人,虽然摆洋谱糊弄洋巴佬,但真正轮到自己吃饭的时候,还是喜欢小餐桌的气氛。
廖五行了个礼:“大郎,姑娘们回头就在外间大餐厅用饭,我家姑爷将在这个房间里,亲自招待大郎,大郎你随意坐,我去接我家姑爷,大郎请自便。”
时穿随口答应着,他走到餐桌边,仔细观察着那些餐具。
第113章 有人动了手脚
这间房子是巴洛克式的,餐具居然也充满了欧洲风格,餐盘上刻着曲里拐弯的符号——这些符号别人看不懂,时穿一看就明白,这是典型的罗马花体字母,上面或许是欧洲贵族的家族徽记,以及家族的称号。
盘子多数是青瓷,不知是钧窑还是定窑的产品,挂的釉很细腻,盘子边绘制着一圈环纹,但这环纹不是中国的万字福字纹,而是欧洲花饰。
时穿忍不住好奇的拿起一只盘子,凑近了仔细观察。还打算伸手摸摸,身后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很好奇是吧?这是外销瓷器,是欧洲人来定制的,他们定制的数量多了点,这本是为了防止长途运输中被磕碎了,我顺便截留了一部分,拿来自己用。”
时穿头也不回地回答:“历史没有记录啊,宋代有外销瓷?我记得历史上只记录过明代有外销瓷,怎么宋代就有这玩意了?”
身后那个声音继续问:“那么,我们的历史可记录了明代有外销瓷?”
时穿摇头:“二十四史,只是二十四部帝王将相家谱。怎会记录这样的民间琐事?关于明代有外销瓷的历史,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国人从西方相关报道中了解的,然后,才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