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页

“不对,兵力分散的太开”,赵武看着军报,低声嘟囔:“居然以‘卒(375人)’为单位,四散攻击代国人的村落,这样一来,攻击面是足够宽了,但,一旦代国反击,急切之间,赵获恐怕集结不起足够的力量进行反击。”

阳党嘲笑说:“你终究还是一个属乌龟的,总想着手中握有尽量多的兵力——其实,战争一旦发动,统帅应该倾听前线将领的判断,毕竟他们亲身感受到敌军的战斗力,可以给出第一手的资料。

嗯,赵获自发动攻击以来,所向披靡,代国的军力完全不值得一提,赵获依据自己的交战经历,做出合适的指挥……所以,你就别干涉他的行动了。”

赵武叹了口气,将军报扔到一边:“不是我多虑,侯晋之前来报告说,代国的攻击让他穷于应付——侯晋虽然出于郑国,但他好歹在晋国军中待过几年,既然他这么说了,说明代国的军事力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赵获带领大军负责南部攻略,在我看来,他应该挥军直接攻击代国首都,如今,他才在边境打了几个小村子,就分散军队四处掳掠,一旦代国主力回军,我看他拿什么进行反击。”

阳党摆摆手:“代国终究是个小国,如今还处于部落联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听到晋国的上军将带领大军从北攻击,佐军佐则中路开花,而号称‘天下第一将’的元帅,偷偷的带领军队沿黄河向动推进,你猜代君的主力会冲谁来——别告诉我代君没有发现你的动态,这种说法纯粹是掩耳盗铃。”

赵武又好气又好笑:“你是说,我被赵获那厮利用了,明明我是来视察自己领地的,这厮却大肆宣扬我的到来,利用我引来代君的注意力,自己在后头闷头发财……我军是否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第二百八十五章 征服人心的胜利

对赵武的问话,阳党这次难得没唱反调:“准备?!你也不看看你带的是什么军队,赵氏常备军是与魏氏并称的、晋国最精锐的两支部队之一,这些人是武士而不是士兵,全征战杀场多年了,而你们晋人又素来讲究整齐,所以即使在行军途中,想必也无需任何准备,招之能战……”

停了一会儿,阳党叹息:“论起来,楚国这次败在你的手上,真是无可抱怨,楚军的猛士虽然强,单个相比与晋人差不了多少,但整体军队的组织性,以及他们对命令的追求,远远比不上你带领的晋军啊。”

阳党说完这话,齐策接过随从递上来的几个卷宗,翻动了几页,一副有话要说的模样。赵武瞥了一眼齐策,哈哈大笑着对阳党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是说:一个楚兵能打赢两到三个晋兵,一个楚‘两(75人)’能与一个晋‘两’抗衡,但一个楚‘卒(375人)’就要弱于一个晋‘卒’了,至于一个晋‘师’,那就需要三个楚‘师’才能抗衡。

虽然你对楚兵的个人武力估计过高,但我原谅你,我真心为你的话而感到喜悦,因为你终于肯承认:楚国军队比不上晋国了!

说实话,晋楚争霸这么多年,我不为打败楚国而欣喜,因为晋国能在战场上战胜楚国,那是毫无悬念的,我只为征服楚国的人心而欣喜——连你这个楚国的死硬分子都承认楚不如晋,这下子我对韩起的出征,感到放心了。”

当初潘党一时软弱,投靠了赵武,此后潘党带有一种自我厌弃心理,所以他处处顶撞赵武,以此发泄心中的不快——对自己的不满意。赵武知道对方心理不平衡,对他来说:自家养的一条狗,只要他能够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肯冲上前去冲敌人愤怒撕咬,那么,他闲着没事冲自己咆哮两声,也就无所谓了……全当是娱乐吧。

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潘党肯承认楚国失败的必然,这是彻底的心理臣服。

这次“征”楚,潘党曾预见到了楚国的战败,他中途离开赵武,就是不愿亲见楚国的衰落。但他没想到,楚国居然超乎想象的投降了,既然楚国国王都降了,去掉自己的王号改称为“君”,承认对周王的臣属,那么自己的投降算什么,不过是早了几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