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页

他认为,吴王李恪是肯定不会擅离职守,私自离开逻些前往长安的。之所以动身,肯定是因为有朝廷的召唤,而且是密召。否则,李恪犯不着像做贼似的一路小心翼翼,谁也不敢惊动。

但是,李恪又仿佛有些担心自己的行程安全,因此刻意在兰州落了一下脚。他没敢开口向兰州要卫队保护,但却是暗中“请”了庞飞派人护送他。

这么说来,李恪此行不简单。一是相当绝密,二是使命重大,第三——途中他有性命之虞!

秦慕白心中蓦然一惊:难道皇帝密召李恪回京,是为了——立储?!

泱泱大唐,东宫空缺已逾年月,这是很不合宜的一件事情。如今战乱平息四方宁定,朝廷别无大事,立储之事势必重新浮上水面,而且再也避无可避!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李世民会立谁为储君,但就他密召李恪回京这一举动可以看出,李恪,有可能就是立储的人选之一!

那么,在他返京的途中会有人想要干掉他,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李恪又不能太过招摇,随行不敢带太多军队。于是他只好辗转兰州,寻求兰州的保护。

偏偏这时秦慕白与高阳公主又都不在,所幸庞飞办事还算谨慎稳妥,让秦慕白略略放心。

庞飞送来的这个信息,对秦慕白相当重要。细下想来,李恪返京途中在兰州略作停留,虽然只如惊鸿一闪而且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已经给秦慕白传递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我去长安赌命了,你要保重!”

与大唐东宫之争比起来,什么大食名帅努尔曼、昭武九国与武媚娘称王这些事情,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来人!”秦慕白唤道。

“末将在!”萧轩武与朱半城一同入帐听令。

“速传我将令与前线苏定方,命他派人与努尔曼议和!”秦慕白说道,“议和的标准,就是康国与大食互不称臣、互不纳贡、平等相处,两国以萨姆河为界,从此互不相侵友好往来。谁敢背盟违约,大唐势必尽起关西四十万劲兵而击之,不灭不休!”

“是!”

二将一同应诺,一旁的随行记室参军火速挥笔将秦慕白所言的军令记下。

“传话给苏定方,让他不妨给努尔曼多赠送一点中原的特产与康国的珍玩宝物,让他有个台阶下,回去也好向他们的君长交待。”说罢,秦慕白取下挂在帅帐上的一把宝刀,说道,“这是当年我当选百骑使时,皇帝陛下亲自赐予我的宝刀。拿去送给努尔曼。就跟他说,我秦某人欢迎他来大唐做客,并愿意交他这个朋友。”

“呃……”萧、朱二将都怔了一怔,说道,“少帅,这可是陛下御赐的宝刀,你一直都随身佩带的是你的心爱之物,犯不着拿去讨好努尔曼吧?莫非咱们还怕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