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手上若是沾了皇族之血,不管是谁的,终究是个污点、隐患。李元昌与李承乾已是落水之狗,迟早死路一条。秦慕白也十分冷静,自己又何苦在这种时候逞无妄英雄,当着狗的主人去痛打这条落水狗?
就让它在政治洪流之中,活活淹死好了。
“其二,有个人你要特别注意。”李道宗说道。
“谁?”
“驻守南衙提点九门戍卫的城门郎,长孙涣。”李道宗说得声音挺小,表情却十分的严肃,他道,“原本,他该是与太子、李元昌是一伙的。不过近日来,也许是长孙无忌有所发觉,几乎是将长孙涣绑了起来,将他与太子等人隔离,勒令他不得与太子等人走得太近。但是,此刻长孙涣仍是驻守长安九门。他若在这时候响应李元昌的兵变,关上长安九门,我等皆是瓮中之鳖。”
秦慕白的心中紧了一紧,拧了拧眉头寻思一阵,说道:“王爷既然早有预料,应该早以有所准备才是。”
李道宗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些你且休问。虽说长孙涣是长孙无忌的儿子,但到了这种时候事关生死,父子操戈也是正常。所以,你务必小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倘若长孙涣当真狗急跳墙来个鱼死网破,关闭长安九门响应李元昌的叛,那必是一场祸及整个长安的灾难!”
秦慕白听完,静静的点了点头,一声不吭。
虽然李道宗这话有够吓人,但是,秦慕白一点也不傻。聪明如李道宗,手里又拿着皇帝的天子剑来赐,很显然,这所有的事情都是出自那个“卧病”的李世民的策划。
之所以到现在李道宗没有去动长孙涣一丝毫毛,那是因为,看在长孙无忌的面子上。或者说,是李世民看在长孙无忌的面子上,有过特意叮嘱。
当然,反过来想,李世民与李道宗都是老辣稳妥的大政治家,他们不会把长安与帝国的安危,看得比某人的面子要轻。一点也不难想像,他们必然早有准备。就算长孙涣自寻死路跟着李元昌往火炕里跳,附逆谋反,那也是死路一条。
阴沟的泥鳅,在李世民与李道宗这两个老龙王面前,翻不起浪来。
长乐门内,诸卫御林军兵马正在紧张集结、调集。想必再用不了多久,便可整顿完毕。是李元昌杀过来找死也好,是秦慕白率军杀入东宫擒贼擒王也罢,最多,也就只消一个时辰的工夫,一切便尘埃落定了。
这时,三个女子走上了城门,走在一群金甲红袍的男人中间颇为醒目。
“是你们?”秦慕白侧目看了她们一眼,是苏怜清与澹台姐妹,于是对她们道:“你们来干什么?”
“见过秦将军。”众多旁人在场,苏怜清也没敢失了礼数,三女一起施了礼,说道,“我等三人受雇于将军,前事已经交差,如今当然只能回归将军身边,听候调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