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1801 字 2023-03-15

赵兴咧嘴苦笑:“这话,我也应该对你们二位说。”

二李默然。

接下来几日,赵兴继续接见了一批无名之辈,选取了部分愿意投靠者,便带着苏轼长子苏迈,小儿子苏遁返回杭州,而苏轼其余的两个孩子则不再愿意在官场挣扎,赵兴组织了苏家的分家仪式,常州的家产归苏鼎,汝州的家产归苏过,苏迈与苏遁则随赵兴去杭州定居,并担任小吏。

夏六月,赵兴离开常州,顺着长江一路向秀州出发,等他抵达秀州时,小皇帝赵佶关于秀州归属的答复也来了——赵兴如愿以偿。同时,小皇帝也同意了他开设秀州市舶司的建议。

不仅如此,小皇帝还意犹未尽,同意赵兴可酌情在沿海各个大州随意开办市舶司……

小皇帝对钱财的追求是急迫的,历史上,到了宋徽宗时代,可谓“祖国遍地是海关”,当时,小皇帝一口气开设了十多个市舶司,恨不得将天下钱财纳入囊中。

接到诰命的赵兴有点哭笑不得,他转眼扫向晁补之,询问:“晁大哥是打算留在秀州,筹办秀州市舶司,还是随我回家乡?”

晁补之轻轻摇头,笑着说:“我在岭南数年,族中兄弟很是担心,能有机会回家,自然要回家待上一年半载,这也是我该得的享受。”

赵兴又转向苏迈,询问:“如此,还是伯达兄留一下,我给你留几名助手,也好在此处筹建华亭市舶司……我记得华亭县也算繁华,有人口万余,沙腰、芦沥二盐场还算有出产,我给你三十万贯开办费,如何?”

大宋朝整修一条黄河,一年花费也不过八千贯,三十万贯的开办费用已经是奢侈了。但赵兴议定的市舶司当中,唯独华亭,以前不曾有海外通商的基础设施,而该地位又于长江口,是赵兴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三十万贯的费用也不算多。

苏迈预定的华亭知县、市舶司推官,他是个不喜欢多话的人,只拱了拱手,默默答应,晁补之连忙拱手称谢:“如此,便要伯达贤弟多多操劳了,我回去后整理好家务,便立即赴任。”

苏迈依旧默默点头,接着,苏迈的家人鱼贯下船——他们这一支系今后将定居华亭,并在当地繁衍……

赵兴的旗牌官引着苏迈登岸,稍倾,又一名军士登舟通报:“太尉,莱州胶水知县宗泽宗汝霖求见!”

赵兴不耐烦的摆手:“又是些烦人的托请,不见……等等,什么,你说他叫宗泽——快请快请!”

晁补之听说过这人,在一旁介绍:“宗泽宗汝霖,此人是元丰二年进士,与我同年。当时老师刚好是科举座师,此人也算老师门下弟子,不过他中举后,老师就贬往黄州了……此人中举的时候已经三十三岁,是个老成之人,没想到多年以后,他依旧在县令的位置上辗转。”

晁补之是有资格说这话的,他与宗泽同年中举,虽然屡遭贬谪,但现在也是五品的华亭市舶使,当然,即使没有赵兴的存在,他也做过几任京官,而宗泽却一直当一个县级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