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1651 字 2023-03-15

除了四大书法家外,宋代还有四大画家的称呼,他们当中,除苏轼外,李公麟也在现场,他擅于画马,所画的《五马图》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并称为“宋代两大瑰宝”。不幸的是,张择端现在才一岁,赵兴出现导致的蝴蝶效应,令他能不能成为大画家难以料想。而宋徽宗则还没上位。

这些在座的人,差一点点就囊括了大宋的全部文学精英。他们来到这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目睹黄庭坚的拜师礼。

拜师礼很复杂,赵兴现在一见繁琐的礼节就头疼,本想借着忙活厨艺的事情悄悄溜走,但苏东坡唤住了他,让他与晁补之、张耒、秦观站在一起,目睹了黄庭坚的入门。

一旁观礼的除了上述人外,还有小王驸马王诜王晋卿、王巩王定国,以及几位道士,两位和尚……陈慥一直没露面,估计是与儿子相聚去了,而陈公川则与妹妹在后院,享受王夫人的家宴——他的级别名气,不适合出现在这场合。

赵兴没有记住和尚道士的名字,因他向来不拿正眼瞧那群和尚道士。所以直接无视。

黄庭坚拜罢,献上几本书稿、字帖作为拜师礼。按照礼节,苏轼应该回赐对方一些文房四宝以示勉励,他一摸身上,才想起刚才一直与赵兴交谈,竟忘了准备礼物。这让他有点尴尬,正急切间,赵兴伸手一搀他,衣袖里立刻多了一件硬物。

苏轼何人也,他马上明白手里这件硬物的意义,连忙顺手递给黄庭坚,一边递一边悄悄看了一眼是何物,这一看,让他吓了一跳。

竟是一方翡翠砚。

黄庭坚面带微笑,看到苏轼袖子一展跳出一汪青翠欲滴的翡色,他也吓了一跳。等到砚台入手,才发现苏轼递上来的真是一方翡翠砚。

这是一整块翡翠雕成的砚台,翠色浓的像春天的西湖水,让人爱不释手。

宋代有四大名砚,但宝石砚不列名其中。然而,还是有人用大块玉石做砚台的,由于材料的珍贵,这样的玉砚一出,立刻成为名品。翡翠砚较为少见,用这么大块品质上等的翡翠做砚台,黄庭坚也是第一次见到。

这未免太豪奢了吧。

这块翡翠砚形状并不大,属于“掌中砚”的一种。它的体积约有一巴掌大小,磨完墨后,可以握在手里,一边蘸墨一边书写。砚台造型采用的是佛教人物,似乎是“多臂天王”捉鬼的场景,几条伸出的手臂正好可当作笔架搁笔,或者伸手抓握。而恶鬼张开、呼救的大嘴则成了墨池,掌中砚的墨池多数比较深,所以宝石壁显得特别厚,这个砚台也是如此,现在翠绿的墨池空空荡荡,但如果蓄上一汪墨,翠绿与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张恶鬼的嘴愈显狰狞,整方砚台的景观便愈加生动。

黄庭坚也是喜欢绘画的人,略一端详,他已经发现这副砚台的珍贵,珍贵到他用不起的程度。他连忙推辞:“恩师,这东西太贵重了,学生何德何能,竟享用这样的名砚……恩师还是收回去吧,换一样东西再赐予学生。”

苏轼也被这方砚台的奢华吓了一跳,略一犹豫,想到赵兴的豪奢,他马上释然:“你还是拿着吧,这东西也没你料想的那么罕见,只是一件玩物而已。”

苏轼的答话很平淡,让黄庭坚摸不清深浅。他很奇怪:传说中,苏轼没这么富有啊。听说他们在黄州,穷的要自己种田才能吃上饭,这就是“东坡居士”这个名号的由来。怎么现在苏轼出手如此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