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页

中国古代,自从科举制度推行后,寒门子弟进入庙堂辅佐君王的事,就不是新鲜事了。

大明朝,无论是开国,还是后期,许多大臣都是寒门出身。

连卑鄙无耻的温体仁,小时候家里都比较穷,像孙承宗这种就不用说了,王永光、李邦华这些,全都是寒门出身。

真正的很普通的穷人家。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商业社会一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大,更需要更多的真正有才能的人被选拔出来。

“四、各省巡抚都要担任起推行社会良好风化的重任。”

“要抓重点,立标杆,表扬劳动楷模,全省表扬,甚至刊登大明日报,全国表扬。”

“劳动楷模还要发荣誉奖,要鼓励民间热爱劳动,要宣扬天道酬勤,劳动改变命运。”

不劳动就不能改变命运?

呵呵,大家懂的。

但是站在崇祯的角度,肯定是鼓励民间劳动。

第1176章 想骚扰朕的秘书?

“五、要全面完善村官、镇官制度,要完成巡抚制度,建立新学官员,那些还在玩老一套的官员,朕是决不允许他们继续待在官位上的。”

说到这里,会议的调性已经定了。

不是商讨会议,而是宣导会议。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都是已经定好了的,朕今日到这里来,不是来跟诸位讨论的,朕是来宣布答案的。

“吏部要进一步完善对官员的考核,各省巡抚要督导官员学习、总结,要鼓励官员大胆办事。”

“还要严查不正之风,贪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