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朝廷提前做了准备,给北府和元上都一共支援了五万大军,如若不然,现在再调兵,战局瞬息万变,必然会十分被动。
不过,趁着这个机会,有人便提出来了让关宁军越过辽河,对沈阳展开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
这个提议被皇帝驳回去了。
什么原因?
别看皇太极调集了十万大军西进,但辽东还有二十五万大军可以召集出来。
为什么皇太极的兵力忽然如此这多了?
因为改制啊!
改制之后大家都愿意参军了?
当然不是!
建奴目前不是募兵制,而是类似于府兵制的那种,平时是农民和猎人,战时是士兵。
而战时,普通人家,是必须有成年男子入伍的。
皇太极在国内的改制虽然没有崇祯这么彻底,可分出了大量的良田给底层的老百姓,尤其是汉民,并且废除奴隶制,赢得了大多数人的人心。
过去强行入伍,召集兵马需要时间,而现在,有了民心支持,以及行政慢慢下垂到甲里,召集兵马非常快。
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你只是个连吃饭都吃不起的小老百姓,你的孩子可能随时要饿死,你的母亲也随时要饿死,现在有人突然给了你田,给了你生存的空间,拯救了你的家庭。
你感谢他么?
尤其是在古代那个国家概念还很模糊的时代,底层的老百姓,只是为了活下去。
皇太极这么一手操作之后,内部的活力也被释放了出来。
仅凭关宁军,是绝对打不过皇太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