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当然是有过路费的,每里1文钱,例如从这里到前面的南京城有10里路,就是10文钱。
当然,这是每一个行人的过路费。
另外商品的商税是三十抽一。
明代的税分类比较模糊,例如商品过道收取的费用就是商税,根据商品的售价三十抽一,这是当年朱元璋规定的。
例如前面那队人马的货物总售价是30两,就要交1两的税。
这个税额其实并不高。
商税总体分两种:一是过税,即运输途中的税费。二是住税,即你是南京城本地商人,你要交的各种税。
种类相比宋朝和后世,并不算多。
不过也有许多人逃税。
崇祯开始留意起来,他看见不少人在那里清点货物交税的时候,就有少清点的,有意无意漏几样东西,有人自然悄悄给那些官差塞钱了。
等几批清点完后,到了那个六合县知县了,那知县道:“这些人都是本官的下人,这些货品都是本官的私人物品。”
那官差态度非常好:“大人这边请。”
立刻就放行了!
张凡眼皮子一跳。
大明朝有功名的人不仅仅免农税,还免商税,看来史料记载非虚啊!
没错,大明朝许多人为了逃税,运气好,在路上遇到官员,就可以给这个官员一笔钱,然后冒充这个官员的家属,一路便可以畅行了。
官员自然乐得其中,有钱肯定赚。
于是乎,不少过路费都到了官员口袋,朝廷收的是很少的。
而且,明显不仅仅官员拿,关卡的官差也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