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页

被皇帝这么一说,才意识到,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这……这不是朝廷放贷吗?

民间肯定也有放贷的,但他们没想到皇帝居然想做放贷?

朝廷做了放贷……

两人仔细一想,似乎也不是不可。

若是大明真的有那一天,天下的商业,可真的就有了助力的引擎了。

不多时,陈子龙便回来了。

崇祯道:“今年北京制造局从银行直接贷100万两,朕要将北京制造局扩建,朕会跟曹化淳说的,今年必须在十个州府开设制造局,徐爱卿,你们也要做好增加规模的准备。”

“从原材料的种植、采集,到运输环节,要全面提升起来,今年年底,每天生产的香皂总量要达到10万盒,香水要达到1万支,卫生纸要达到5万,牙膏的数量也要达到5万支。建立5个织布厂,跟宋应星说,在北直隶买田种桑树、麻,大量供给给纱布厂,民间也可以采购。”

这是什么概念?

每天生产10万盒香皂,一年生产3650万盒香皂,假设人平均每三个月买一盒,一年买3盒。

可以满足近1000万人的香皂需求。

至少十几个主要的大城市的需求全部能满足。

每一盒的利润如果是20文,一年的利润是73000万文,也就是73万两,再加上香水、卫生纸、洗发水这些日用品,一年利润怎么也得到300万两吧?

大明有2亿人,在未来五年,还可以扩建,大明制造局至少要满足1亿人的需求吧?

1亿人每年买4盒香皂,就是4亿盒香皂,每盒20文钱的利润,就是80亿文的利润,相当于800万两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