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普及说到底还只是在南方,以东南为主,波及的范围不是很广,而农政的不合理,已经威胁到全国底层老百姓,已经到了不得不动刀子的地步了。
凡是得一步步来。
既然明朝真正富裕的是南方,那么南方要收税,肯定是比北方还要多得多的。
夏季主要收北方的税,秋季到冬季之交,主要收南方的税。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税的数目,是非常有看头的。
不过现在才九月底,大明朝收税可不是21世纪中国收税那么简单,收税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交代好毕自严该怎么做之后,崇祯也暂时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上了。
因为眼下还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摆在面前要做,什么事?
一、吏部的整治。
二、辽东战略布局的完成。
三、全国军政规划。
为什么要整治吏部?
河南一事,就是吏部不作为,吏部与地方知府勾结。
吏部是人事部门,如果要粗暴定义管理,其实就是抓两样:一是人,二是钱。
人事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权力,本身明朝的人事权是在皇帝手中,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是需要经过内阁的。
既然经过内阁,必然是需要司礼监来审批的,当然是皇帝点头。
即便四品以下的,皇帝认为不合格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可问题就在于吏部的腐败不作为,这是天启朝的遗留问题。
来年农政铺开,必然是要大力用人的,吏部如果不整顿,人才的任命会出大问题,这就是根源问题。
至于辽东战略布局问题,其实框架已经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