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东西就多了。
燧发枪、红夷大炮、震天雷、猛火油等等军事装备的生产这里都是齐全的。
还有一处单独的炼钢场所和一处单独的制造水泥的场所。
水泥的配方也进行了改良。
下面的人拿了两份水泥的样品过来了。
一边的骆养性拿出铁锤,走过去,用力锤打左边的水泥,锤打了大约五六下,凝固的水泥块崩裂了。
又锤打右边的水泥,锤打了大约十几下,才出现裂痕。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看来水泥也在进步啊!
徐光启道:“陛下,经过改良的水泥,硬度已经非常好,不过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原料挖掘的问题,一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二是需要大量的钱来做支撑。”
“这些朕知道,无妨,交通局尽管去按照规划的水泥路去申请预算,钱的问题你们不必担忧便是了。主要是人,招募那么多人去挖掘原料,就绝对不能以徭役的形式去拉壮丁,交通局必须有一套自己的俸禄体系,专门针对招募的民工的,要确保钱能发下去。”
徐光启心头还是有些担忧的,如果真的按照皇帝的规划去做,仅仅修路,就是一项浩大到难以想象的工程。
朝廷现在又是对外战争,花费巨大,真的要大量修路,怕是财政会崩坏啊!
由于交通局只是支持部门,所以现在徐光启也不知道皇帝接下来具体要怎么修,在哪些地方修。
崇祯道:“孙胡子正在规划全国军政,就先按照他规划的军政里的道路计划来修就是了,要多少钱朕给多少钱。”
别看崇祯说得很洒脱,但其实他心里也是有担忧,修路可比打仗还要费钱,因为一旦开启修路模式,那就是大规模的修。
要调动几十万人,甚至百万人参与其中。
工钱、原材料、伙食这些都不是开玩笑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