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处理顺义王的方法崇祯都想好了。

就用推恩令!

推恩令为什么适合用在顺义王、辽王这样的人身上呢?

一、推恩令是软刀子,下去的时候不见血。

二、蒙古诸王人数比较少,施行推恩令不必花费太大的行政。

大明现在的地主,若是用推恩令,估计大明朝的整个官僚体系都要崩塌,大明少说就十几万地主吧?

每死一个地主,你地方官府就要就地主财产去统计登记,这是非常庞大的工作量。

即便是后世那种行政效率,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统计房产的数量。

但用在蒙古诸王身上就好多了,把王分割成一个个小领主,再派汉官和蒙古人一起辖制,兴办汉学。

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就是要利用顺义王的人马,去干一波建奴。

皇太极,朕就是要先脱你一层皮,看你以后还敢不敢狂吠!

第253章 朕就是故意推迟几天才来的

顺义王心里自然是有些不情愿的,可你毕竟是臣子,即便是名义上的臣子,那也是臣子。

皇帝当面要求你发兵,你可以找各种理由,但人家可是刚给你归化城解了围的,并且以后还是要长期合作的。

顺义王心里也有一把尺,毕竟大家合作,绝不是表面上那些感天动地的场面话,而是背后真正的利益往来。

他土默特部的实力肯定是有的,在崇祯的怂恿和利诱下,顺义王召集了五万能够打仗的士兵,开始在城外集结。

五月二十五日,驻扎在归化城外的明军开始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