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没有邸报?”

“那朝廷的政令,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都是村头的秀才跟咱们说的,他是文化人,他说啥就是啥。”

卧槽!

这特么还了得,这大明的基层完全是被一群乡绅紧紧握在手里的。

这是要逼朕玩全国斗地主那一套么?

看来这大明日报的建设,任重道远啊!

不用想了,秀才丫的肯定和地主是有关联的,甚至很多地方的秀才就出自地主家。

这叫什么?

这叫掌握了生产资料和拦截了信息。

这就相当于把当地的村民们掌握在手里玩的。

容城的乡下是这样,其他地方呢?

肯定一个鸟样。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城市化率连10都不到,也就是说9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里。

相当于90以上的人被地主、乡绅当地的读书人掌握在手里玩的。

难怪古代的皇帝代表的是大地主、乡绅,官员是皇帝治理国家的手臂,地主、乡绅就是基础。

古代的皇帝一定是要站在地主和乡绅这一边的,代表他们的利益。

而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出自地主乡绅家庭,官员又何曾不是?

就说历史上的李自成,妥妥的农民出身,杀入北直隶后,攻破北京城。

一开始地主们都投降愿意跟着闯王干,可没想到转眼闯王开始血洗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