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晋微微一怔,这少年郎气度不凡,说话之中自古一股大气和从容。
王在晋简单道:“解决民生问题,自然是极好的,若是能在大明普及开,更好。”
若是一般人则会说很好、很漂亮一类的话,但他显然是站在官员的角度,而且是一位上位者的角度,这是多年为官的习惯思维。
崇祯道:“很快就会在大明普及开。”
王在晋道:“难!”
“老先生此话怎讲?”
本来王在晋这种级别的不会随便在大街上和一个少年郎谈论治世之学,但他觉得这少年郎给人的感觉实在不一般,忍不住道:“我在南京看到最便宜的一块香皂卖3两,这雅兰堂开到别的地方,香皂恐怕也不便宜,也只有北京,天子脚下,当今天子能。”
“这还不简单,朝廷统一来制定价格,不同的地方,根据不同的群体制造不同的产品和价格。”
王在晋不由得点了点头,又道:“价格的决定因素不在政策,而是原料供给,像香皂、香水这些日常用品,是消耗完了就会购买的,尤其是香皂,若是要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价格必须再低一些,最好低到二十文钱,一旦到了这个价格,就对原材料的量要求非常大。而朝廷未必有那么多的制造原料。”
崇祯微微一惊,这王在晋果然是经验丰富,一句话就说到本质上了。
没错,任何产品最开始出来的时候都会卖出高价。
两点原因:一是产量低;二是原材料少。
这个崇祯当然也有办法了,供应端其实从两点去解决:一是外包给民间商社集中专业化种植和培育;二是通过搭建起来的交通网,使得全国各地的货物调度成本下降,未来的整体商业成本都会下降。这也是新中国为何要在全国铺设大量高铁的原因。
“敢问老先生有何妙计?”
“朝廷倒是可以集中开采,不过民间许多地方已经被私人占用,朝廷要做这一块就必须……”
第180章 大明国土管理部
“必须如何?”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