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年前年后这段时间, 已经将整个肃城,以及周边的燎原樊城给逛了个遍,结合以往的地方志,以及他自己家中典籍(李洵派人从秦郡搜罗来的)的记录,对于周围的土壤情况,适合栽种的作物已经心中有数。
如今这些地方的土地,有一小半都是种植了冬大麦的,成长状况如何,还得等开春雪化了才知道。
肃城比起他往日牧守的秦郡,气温还要略低一筹,因此虽然能种植冬大麦,其生长周期往往需要更长,一般越冬大麦要等到五月才能收割,再怎么都是赶不上春耕接种小麦的,只能等收获以后,因地制宜种些生长周期没那么长的蔬菜作物。
比如李洵让种植的甜菜,便可与冬大麦轮种。
当然,这样对土地肥力消耗较高,那些抛荒几年的尚且可以暂时不管,可经常耕种的那些地,必须得在种植前施肥。
他根据土壤性质,列了一个粪丹的配方,“人粪、畜粪、禽粪、麻饼、豆饼、黑豆、动物尸体及内脏、毛血等,外加黑矾、砒信和硫磺,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1),提前埋藏在地里,再盖上土腐熟一段时间,翻地时将其中的东西取出来,播撒在地里,只需要很少一点,就能起到高效肥地,提高亩产的作用。
唯一的顾虑,就是百姓们很容易把这些当成巫蛊之术,说什么玷污土地,招致神罚,不肯配合使用。
李洵很是惊喜,周如植所说的粪丹,不就是古代版的化肥么。难怪他牧守地方,都能提高粮食产量。
就连他这个不种地的都知道,化肥是现代农业起飞的翅膀。
这必须大力支持并推广。
知道周如植曾经的经历,也明白此事已经是他的心病。李洵劝慰道:
“民智未开,百姓多蒙昧迷信,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只能尽量引导他们去做正确的事。”
“他们害怕,无非是见有毛发血肉,一时难以理解。倒不如直接选个合适的地方,建个粪丹作坊,集中制造,再在分发种子的时候一并给百姓分发下去。”
又道:
“你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此事本王亲自下令去督办,就算以后又出现什么天灾,那也是本王来担着,怪不到你身上。”
周如植心中有些感动。
郡王真是体恤下属,他都没说出口这些顾虑,他便主动解决了他的全部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