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今日《九天》读者们的讨论,这名少年便皱着眉头站了起来劝道。
只是碍于他声音冷淡,面色平静,结果不仅没有起到劝解,缓解矛盾的作用,反而使对面的怒火更加加剧。
张顺兴看着对面人的毫无表情的模样就是一股子气上来,“你这家伙,是在挑衅吗?”
一来二去的,又都是一些年轻火气大的少年们,自然就吵了起来。
只可惜,《九天》的读者人多势众,反对一方自然是无力辩解,连声音大小都比不过,说什么吵架,通通就被打成了《大褚破案史》的拥簇者。
这下倒好,本来单单只是就服用丹药一事吵架,这会儿可就变成了读者对读者的战争。
再加上气性上来了,当场在茶楼里面吵了个不可开交,当然,主要还是《九天》的读者压着另一方打。
他们也没有就此认输,反而还约好了次日还要再来仔细争辩一番。
《九天》为首的读者就是张顺兴等,他当即放下狠话,“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玄色衣裳少年也不怯场,冷淡又丝毫不缺气势,“在下杜轻宓。”
于是,这几人又约了后日不见不散。
苏璞一听了全过程之后,抽抽嘴角,心里无奈,是因为作业太少了吗?
他觉得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至于吵架,那也不用担心,反正读者们的忘性大,等再过些日子,《大褚破案史》开始下一个故事后,读者们便不会再吵了。
“就这样,没有官方下场,他们应该掀不起风浪。”
宋霁也这么想,小范围的争辩罢了,不碍事。
那边张顺兴回了府里,心中还是忿忿不平,气死了,气死了,什么人啊。
居然还有人给智子先生说好话?
他一边写着策论,一边嘴上念念有词,什么杜轻宓,真是可恶。他想着想着就愈发生气,手上的纸都被墨水沁成一团。
张太守寻思今天空闲,正好抽抽张顺兴的诗词背诵,于是便走进了小书房。
从窗外,张太守看到张顺兴口中念念有词,以为是在口中默念诗词。
张太守欣慰地捋了捋胡子,为张顺兴难得的懂事感到欣慰。
哪里知道这一走近,却彻底听清了张顺兴口中所默念的东西。
度,青,扶?
这是在念诗词?张太守是不信的。
再一看看桌面上那张用来默写的纸,黑乎乎一片,任谁说他这是在默写诗词,张太守都不会相信。
张太守当即就冷笑着提起了放在窗边的木条,真是,玉不琢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