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为了沈竹,他们估计都不会聚在一起。
沈竹这边好不容易想清楚了首长话里话外的意思,准备跟他解释一下,结果又被孙前进岔到了j-30的话题上。
比起成为j-30的飞行员,解释不解释的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跟对方聊了一会儿,沈竹就被赶回去写申请了。
孙前进说是说得挺简单,但一套程序走下来也得十天半个月的功夫,沈竹的申请书当然是交得越快越好。
不仅是她的申请书,还有她师父张俊、中队长韩沙和孙前进本人的推荐信都要有才行,在校期间的各种成绩和进入部队后的表现也不能落下。
就这样也只是刚刚达到审核门槛而已,真正决定权在上边认不认可沈竹的二又三分之一个击落。
当然,孙前进也会尽可能的帮沈竹说话,这可是最年轻的j-30飞行员。
她才刚进入飞行员的队伍没多久就完成了二又三分之一个击落,要是再给她一些时间,她一定能做得更好!
关于这件事,张俊也跟沈竹仔细聊过,把其中的利害都给她分析了一遍,让她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过去的每一名j-30的驾驶员,平均都是申请了三次才成功的。
别的都好说,技术也不是问题,但沈竹毕竟太年轻了。
二十六七岁都好说,可她才二十岁,面对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沈竹对此也表示理解,能成功是最好,不能成功也算积累一次经验,等她第二次、第三次申请的时候,上边也会考虑一下过去的惯例。
于是沈竹放平了心态,又投入了规律的生活中。
不过这规律的生活多了一部分内容:田知之邀请沈竹每月一次,到首都航天员大队给航天员们进行一次培训,并且检验他们这一个月的训练成果。
这件事倒是不难,沈竹答应了之后,剩下的交给两个单位之间沟通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