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那个原本的高架桥是其中一处连接点, 一般用于小型零散车辆通行, 主要的货运,都靠北面港口,不过早在暴雨季的时候, 就已经弃用了。

“开过一次算会开吗。”陈访桐闷闷道。

“?!”沈未加快脚步蹬了上去, “展开说说?”

“九岁的时候, 和爷爷奶奶去库克山, 他们俩想玩跳伞,又说外国人带他们御风飞行不放心,所以教练就教我开了一趟直升机。”她回答,“然后我就开了,爷爷奶奶就跳伞了。”

一句话毫无波澜起伏,理所当然。

“等等,信息量太多了。”沈未说,“感觉好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中间的因果关系又完全没有搞懂。”

“从哪里开始没搞懂?”陈访桐问。

“从你爷爷奶奶要跳伞开始。”

她想了想,“就,为了玩呀。你们爷爷奶奶不喜欢参加跳伞冲浪攀岩和极限越野之类的活动吗?”

苏梓临骑上来,小声提醒:“那个,桐啊,不是所有人的爷爷奶奶都像你爷爷奶奶那样的。”

“哦。”陈访桐点点头,“好吧。”

话说到这里,反而开始想家人了。

最后的联系是在无线电被切断之前,据那时候的了解,家人们情况都还算良好。

现在丧尸爆发五十多天过去,音讯全无,也不知道他们的安危如何。

交通手段大大提高,离得近的说不定还有机会去找一找,离得远的,天南海北,无法联系,就是大海捞针。

关于家人的闲散谈话间,铜江大学和更远处的高架桥已经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