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小司农gl 方便面君 2298 字 2023-02-25

温善总觉得自己看见了老年版的小郡主。

“晚辈定听取前辈的谆谆教导。”

这话也不知哪儿戳中了太上皇的笑点,她哈哈一笑,道:“这个辈分和称呼用得好,我确实是前辈,你是晚辈。”

温善琢磨不透太上皇这话的意思,她的直觉告诉她,太上皇指的并非年龄,可具体指什么,她却是想破脑袋也想不透。

太上皇三两下吃完了柿子,又叮嘱温善:“我吃了柿子这事可不许跟别人说,要是让瑶儿知道了,肯定又得在我耳边唠叨我吃寒凉的东西了。”

温善无奈地应下了,太上皇才说她今日来一是为了那日暗中观察温善,令温善不安而道歉,二来也是想问她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看法。

前者温善自认为受不起,后者同样令她不得不严阵以待。

太上皇道:“你不必紧张,我只想知道,你是如何琢磨出新的造肥方法的?还有没有别的利国利民的计策,尽管说出来。”

温善:这比去考恩科更大压力!

作者有话要说:  先更一半,明天再补剩下一半。

第79章 调令

温善思来想去, 只能从自己幼年的经历入手, 道:“晚辈幼年时曾与家母在郓州生活过一段时日……”

温善说的自然是她与贺顾流亡到郓州,为了逃避叛军的追杀而隐姓埋名在朱家当下人的事情。这件事太上皇自然是知道的,而她也知道, 这是她的疏忽,若非她当年不察, 也不会给了兰武等人叛乱的机会。

“……晚辈见乡人用粪浇土,虽然臭不可言、污秽至极, 可是种出来的蔬果却新鲜甘甜得很。百姓都知道粪土之用, 晚辈想,若是能将粪土加以改进, 是否能让粪土的作用发挥更好?”

太上皇接话道:“于是你就琢磨了这么些年,琢磨出来了?”

“……是。”

太上皇轻笑了一下,也不往深处追究,道:“算你聪明。不过我今日来还有一事。”

温善知道太上皇提的是她与小郡主之事,顿时紧张得汗流浃背, 毕竟这可是天子,皇家无情, 也不会容忍两个女子长相厮守这种事发生。

“臣……”

太上皇抬了抬手:“你紧张了,是担心我问罪于你?”

温善连头都不敢抬。

太上皇哼了哼:“你们俩既然有胆子做,为何不敢承认?不过, 我既非婴之的爹娘,又非你家中长辈,管不着你们的事情。”

温善诧异地抬头看了太上皇一眼, 见太上皇的脸上真的没有震怒的神情才稍微松一口气。随即她又压力突增:太上皇这话也是在暗示她,她们过不了许王与她娘的这一关。

“路有千万条,就看你们如何去选。你们如今还年轻,经历得少,凡事也不必先着急着拿出个结果来。”

温善琢磨着太上皇的话,太上皇也见敲打得差不多了,就离去了。

等温善提出的肥料改进方法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效,女皇甚感欣慰,便也顺便让吏部敲定了她的新职务出任汴州太康县县令。

汴州便是温善所熟知的开封,离洛阳并不远,从洛阳出发,经过郑州,便是汴州了。而太康县则在汴州的南端,在水路密布的环境上来说,交通十分便利,算是畿县。

县分五等,首先是京城所在区域的县,是为京县,随后是在京城附近京畿地区的县,是为畿县,然后是上、中、下三等县。而虽然同为县令,可按照等次,品阶也不一样,京县的县令正五品,畿县的县令正六品,余下的都是按低一级来分的。

温善本身为司农丞,身居从六品之职,如今升为正六品的县令,也算是升了官。而且她得以出任地方官,这正是说明以后她的道路不会再局限于司监内。

正如明代官员要想成为内阁的清流官,就必须先入翰林院一样,如今要想有远大的前景,也必须先到地方为官。

温善一升迁,便是到接触实权的畿县,可见圣恩。

当然,贺顾跟小郡主先关注的并非这些,她们得知温善的调令后,立马让人拿出舆图来,得知太康的地理位置后,只松了一口气:“太康也不是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