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第八十章 神仙做好事得功德、废除奴隶……

“你们的贡品贫道收下了,说出你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道人手一挥,供桌上的东西就全都消失不见。

长官赶紧从袖子里拿出图纸,打开道:“这是我们今年要疏通的河道……”

听到这话,最先惊讶的是普通人们,无他,因为那条河道正是他们今年服劳役的任务内容。

不等他们想明白,就见道人飞到天上,随后朝着他们即将前往的方向伸出一根手指,然后遥遥一划,瞬间天地变色,山河改道。

原本需要成百上千普通人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开凿并疏通的河道,仙人一指之下就能完成。

不光如此,道长还脾气很好的问当地长官,“这样行不行?不行我再改。”

主要是改这么一条小河对他而言根本不费事,可对于普通人们就不一样了,只见大河水源贯通,呈奔流不息之状,有了水,他们以后的庄稼就不缺水了。

对于仙人来说,可能只是随便一指,可对普通人来说,说是天翻地覆的改变也不为过,这改变的何止是他们这一代,甚至以后的子孙们也能受益。

“仙人,仙人功德无量啊。”普通人激动的冲道人跪下道。

道人震撼,震撼于普通人的感恩戴德,更震撼于这件事做完以后,他真的收获了功德。

他可以不在乎普通人的感激,却不能不在乎让自己修为精进的功德。

朝歌的传闻是真的,做好人好事真的涨功德!

尽管随手而为的小河道涨的功德并不多,跟可以成圣的海量功德比起来,连一滴水都比不上,可道人也不是圣人那个层次,这点不多的功德,对他来说已经足够,让他看到更多的希望。

要不是还记得朝歌的规定,他真想免费给这里的人们搬山造河。

这位道人的情况并不是个例,随着时间过去,殷商各处需要普通人服劳役的地方出现越来越多的修仙者。

最初只是一些下面的截教弟子,听从师门命令,刚开始并没有把功德之说放在心上,只是去完成任务,等后来尝到功德甜头后,立马由被动变主动,态度变得积极。

后来一些消散的修仙者也加入进去,比截教弟子们更狂热和激动。

截教弟子好歹还有截教这座大山呢,散修们却是没有靠山依靠,只能靠自己。

不想他们会在殷商找到提升修为的.道路。

而对于他们的行为,朝歌并没有阻止,只是叮嘱他们在做事之前,先收取一点供奉。

供奉或多或少都行,就是不能没有,这是朝歌对他们唯一的规定,修仙人士对物质需求不高,供奉的东西也不会让普通人为难,如此一来这个规定顺利实施下去,被双方所遵守。

这条规定自然是东方晴订的,为的是防止普通人有了神仙相助后,性情变得好逸恶劳。

要是什么东西都不收,修仙者们为了增进功德免费帮人们干活,时间长了人们性情变得懒惰,彻底变废,只怕做了事的修仙者还会倒扣功德。

现在给他们彼此间划一条线,对双方都好。

至于那些修道之人阳奉阴违,自己干自己的,真以为截教的.名声是摆出来看的。

而有了神仙帮忙,人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干的,比如自己家的地得自己种吧,自己家的屋子得自己盖吧,总不可能去劳烦神仙。

神仙们只负责那些国家大事,并不负责小事,小事不增进功德不说,还有可能惹得一身腥,这都是修道之人亲身实践出来的,从那以后,他们就会避讳了。

闻仲过来找东方晴,“才数月时间,殷商的山川河道就修改完毕,有了足够的水源,明年殷商一定是大丰收,以前我怎么没想过这样用人呢。”

以前修道之人都被派到前线打仗了,基本没有负责过民生方面,谁能想到把那些人放在大后方,会起到如此奇效。

最关键的是那些弟子修为也不是很高,他们个人做不到对整个殷商改天换地,可是他们有数量,你负责一座山,我负责一条河,再加上朝歌统领全局,整个殷商的布局,就这样迅速完善起来。

闻仲发自内心的为这样的殷商感到高兴,他是修道之人,对于世俗名利和财富并不看重,只看重殷商整个整体。

正因为如此,东方晴下的命令,朝堂上的那些反对声都被闻仲给挡了。

眼看殷商越来越好,闻仲对于东方晴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等到殷商山河建设完毕,东方晴在朝廷的地位只位于闻仲之下。

站的高了,东方晴的政令也多起来,生活上,她鼓励百姓们改进良种,增加粮食产量;发展商业,促进经济繁华,有了钱,百姓们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精神上,废除不合理的,如奴隶制度等,就算当奴隶久的人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可是等他们自由以后,立马给他们分地,让他们肉眼可见的依靠自己也能活下去并过上好日子,慢慢的那些奴隶就安定下来。

毕竟对他们来说,还是老一套,他们给人当奴隶,也是要种地干活,不是享福当大爷的。

现在已经不是奴隶的他们,就是从给别人打工变成给自己干,等适应以后,他们绝对不想再回到曾经被人任打任骂,可以任意主宰生死的日子。

一般来说,奴隶制度是很难被解放的,因为解放奴隶制不光会有损奴隶主们的利益,就是奴隶们本身,也是不愿意被解放的。

为什么呢,因为当奴隶好歹还有一份糊口的工作,好歹还能活下去,可是一旦废除奴隶制,他们今后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