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

不同于从前在校,除了紧张的日常训练,下半年比赛也非常集中,其中最重要的一场是在t省举办的全运会。

温随作为s省射箭队2号选手,在关键场次中沉着冷静,面对强手不惧挑战,稳定发挥,为s省队杀入决赛立下赫赫战功。

最终帮助省队获得全运会射箭男子团体亚军,他本人也取得70米反曲弓男子项目的金牌,同时打破该项目的全国记录。

按照成绩,温随已经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且够到国家级运动健将的环值线。

一级运动员是由省体育局批的,运动健将是国家最高标准,需要总局审批,省里已经把他报了上去。

袁锰如愿参加全国青运会,并取得了第四名,也成功申下二级运动员证,明年升学有望。

两人在分别比赛后又

一起参加了u19跑步射箭锦标赛、全国室外射箭个人锦标赛、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

温随除了在跑步射箭锦标赛中取得银牌,其余这些比赛中参与的个人项目均未失手,无一例外都是金牌。

跟袁锰打配合,还共同拿了一次团体冠军和团体亚军。

基本上国内下半年的比赛被温随和s省队横扫了个遍,一时间风光无两,成为业界备受瞩目的一颗新星。

按照李衍存最初的想法,等省队代培养一年,明年初全国射箭冠军赛和世界杯沪城站一过,温随只要还能保证现有状态,势必是要提前被收来替国家队征战了。

从九月初到十二月底,连元旦都没放假,除了在省队,温随仅仅往返过学校两次,到过年前夕才终于能够回趟家。

临行前,高令找到他,“关于那件事,你回去后再跟席舟说说,帮我劝劝。”

当晚温随给席舟打了电话,却半个字都没提高令的嘱托,他刚说到确定哪天的火车票,席舟便调侃道,“小花豹,那天我去火车站接你?”

“……你能别这么叫我了么。”温随补了四个字,“没完没了。”

听着电话里的声音,席舟止不住笑。

他是后来才从康鹏那儿得知,温随夏训时还得了个称号,“小花豹”。

据说李衍存非常欣赏这只小花豹,极力称赞他脑筋灵活胆大敢打,在部队基地时和隔壁同样集训的国家射击队搞模拟cs,一人干趴对面三个,差点就让射击队教练挖了墙角。

因为在沙土堆里摸爬滚打,好好一个细皮嫩肉的帅小伙最后满头满脸的灰,身上还挂了彩,活像只小豹子,当时就得了这么个外号。

温随之前在淮中时年纪算大的,但在国青营夏训队伍里算小的,而且因为长得太好看,小花豹这昵称叫着叫着又有了另一层褒奖的含义。

其实别人怎么叫温随都无所谓,但席舟这么喊,他莫名就觉得哪哪不对。

主要可能还是语气问题,太……腻了。

“你再这样,就别来接我了。”

温随惯会拿捏席舟的软肋,被接的反倒威胁起接人的来。

席舟赶紧顺顺毛,“别生气,我不叫了。”暂时不叫。

然后两人对起接站的时间。

本来原先安排的是温从简去接温随的,席舟主动请缨,后面一商量,索性两口子在家做饭,让席舟接了温随一块儿来吃,他们也挺久没见过他了。

席舟想到袁锰,“袁锰到站怎么回去?有人接吗?”

他和温随肯定是要结伴回的,不过袁锰在陵市下车,温随家在沣市。

“他说火车站离他家近,打车回。”袁锰爸妈明显属于放养型。

席舟琢磨一下路线,“那我去陵市车站接你们吧,提前一站,先送袁锰,再送你。”

其实原本按距离来讲,火车直接到沣市站,温随自己回去或者温从简来接都更近许多,不用席舟来这么麻烦。

但似乎当他提出要接站时,温随自己也没觉得这样多此一举,反而有点期待。

到了约定那天,席舟早早就到车站买了站台票,等在温随他们那节车厢会停靠的位置。

前后火车进站又出站,隔一会儿就有人上下,席舟明知不是他等的人,可看到相似年纪、相似样貌的人,总会忍不住下意识多瞧两眼。

终于时间到了,那列他默念无数遍编号的列车终于伴随着呼啸的鸣笛声姗姗而至。

成排的窗户后面,眼花缭乱的身影,看不清哪个是。

席舟走上前,又向左右眺望,生怕不是这个门,而是另一个门。

但很庆幸他找对了,袁锰是最先出来的,一出来就看到席舟,高

兴道,“前辈,你这是计算好了的吧?这么准!”

“地上有写。”席舟笑着,视线已经不受控制越过袁锰看向他身后。

从八月不到夏训开始,至现在二月将末,整整七个月没见。

他心心念念的人终于出现了。

可席舟还没来及叫温随的名字,就见他身后紧跟着走出一个年轻女孩儿。

也许只是同行的陌生乘客,席舟刚这样想,却注意到他们穿着一样省队标志的羽绒服。

温随手里除了他自己的那个黑箱子,还拉着一个粉色的行李箱,那显然不是他的。

他没看他,头向后跟那个女孩子说着什么。

从这个角度,两人似乎有些……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