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后面的举弓动作则复杂一些,站好后先要搭箭。

“箭后面有箭尾槽,箭尾垂直夹住弓弦,太紧太松箭会往左右偏,这时候你可以这样……”

席舟松松拿住箭尾,轻轻敲了两下后箭掉在地上,“适度敲击能掉就是松紧合适。”

温随自己试了试,找到手感。

然后席舟将箭别进信号片,按从前到后的方向,“也可以从后到前,两种顺序都行。”

温随跟着照做,席舟边观察他边道,“箭羽这里有主羽,放在外侧,防止离弦时候擦到。我们现在初学用的这种箭是直羽箭,适合室内,以后水平上来可以用螺旋羽箭,稳定性更好。”

“搭好箭后就该推弓勾弦了,正确的反曲弓勾弦方法是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第一指关节勾弦,像这样。”

温随从前都是只用拇指,骤然改变明显有些不习惯。

席舟放下弓箭,走到他跟前,“勾得太深了,食指和中指不要夹得太紧,稍微放松……对。”

他看了看,伸手移动一下

温随手指的位置,“这里留一点缝隙,勾弦过深过浅都不行,如果开始掌握不好,我们可以戴夹指训练。”

等温随又重新做了两遍从站立到搭箭的连续动作,席舟才接着示范。

“然后就是推弓,按你手掌的用力方式,分高推、中推和低推,目前大部分射手是中推法,你可以自己感受,熟练了每次定点保持一致就行,但无论哪种,推动力要在手的桡骨和腕关节中部,同时弓和手接触面越小越好,用力点固定,跟弓弛相对,做到对位推弓。”

席舟指了指自己的手腕处,为让温随更好理解对位推弓,他又演示了两种错误的推弓方式。

“手掌根部向下用力或向上用力,射出箭就会偏低或偏高。另一个错误是握弓,是推不是握,推弓手太紧张,就容易握紧。”

“射箭强调直线用力,推弓手用力方向出现一点点偏差,对整个身体的用力就会造成很大影响,更别提要飞几十米的箭了。”

席舟看向温随,确定他听懂了,才转过头,眼睛平视靶面。

站立勾弦搭箭推弓转头,射箭的准备动作。

“接下来就是今天要学的最后一步,举弓。高位举弓,高度和眼睛持平,舒展放松。”

他将弓稍降低一些,“这样是水平举弓。举弓是个独立的环节,不能摇摆,要稳定。举弓后身体容易后仰或向右,自己学会有意识地控制,举弓时注意沉肩不能耸肩。”

席舟看温随也在跟着照做,“沉肩不代表塌肘,后肘位置要高过肩。”

温随稍微调整了一下,这些其实都是基本,传统弓也这样做,但正儿八经学起来,说是抛弃以前,一不留神还真是把原本会的都要忘记了。

席舟会心一笑,没再多提醒,等温随做完,又带着他从开始站立到最后举弓从头来了一遍。

“举弓后调整推弓和勾弦手会破坏整个动作的连贯和持续,所以举弓前就应该做好推弓勾弦动作,以后都不要再变动,就这样,先保持住。”

席舟说完停下来检查温随动作。

“手指放松。”

温随听见,意识到自己又勾弦过深。

“你现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太习惯用三指,”席舟耐心道,“其实原理跟拇指勾弦一样,拇指勾弦也要适当放松,减少手指跟弓弦摩擦,弓反弹的速度会快,准确性也高。”

“没关系,才刚开始你已经学得很快了,再多来两遍熟悉熟悉就好。”

温随二话没说又自己从头开始练,席舟在旁偶尔指点他。

重复这样基础的动作其实相当枯燥,多数人练一练可能就失去兴趣,或者觉得太简单,就想直接跳到后面去。

但温随却没表现出任何不耐,似乎他决定的事,就只有一门心思去做而已。

席舟见差不多,想上前让他暂停一下,正在这时放桌上的手机响了。

“休息会儿。”席舟对温随道,接起电话。

“喂师姐……已经做好了吗?还挺快的,”席舟笑着看了眼温随,“那我们马上来。”

温随正在观察手里的弓,复习这些部件的名称。

席舟走到他身后,本想直接叫他的,但看他那么投入,就在旁等了一会儿,直到温随自己察觉。

“要继续练?”

温随仿佛不知疲倦,刚要站到起射线那边去,却被席舟制止。

“今天就到这儿,先跟我去取个东西。”

“什么?”温随还沉浸在满脑子的瞄准器和响片里。

这小朋友,一学起来就跟痴了似的。席舟忍住笑,“去了你就知道了。”

席舟带温随去的地方,从外看是间作坊。

温随一进去就明

白了个大概,这作坊显然是制作弓箭的地方,席舟开箭馆,会来这里也不足为奇。

作坊里人不多,只有三五名工匠,外边道场摆有几架木弓,初具雏形。

席舟直接领温随进了里面,分不同房间的小馆,其中一扇门打开,里间隐约有古琴乐飘来,伴随类似打磨的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