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云知除草莓苗之外的快递到了,她取自己的快递后问过驿站工作人员,得知没人打电话来找后,就带着自己的快递回家了。
拆快递,组装架子,把蕴含自己能力的水混入泥土中,盖上装泥土的盖子让它们静置一天。
草莓苗是在一天后送达的,原本最好的种植时间是在傍晚太阳未下山前,可云知那个时间段没空,只好在早晨种植,提前挂上遮阳网。
在第二批草莓成长期间,云知应张明月的邀请去她家吃饭。
原本张明月说十号请她过去,后来又因为张明月父母说要过来看望女儿,顺便亲自谢谢云知当初对张明月的帮助,把吃饭时间推迟到了八月十六号。
去张明月家的时候,云知带上了自己画的一幅画和一盒自己种出来的草莓,画里画的是张明月本人,而这盒草莓是第一株草莓盆栽今年结出的最后一批草莓。
草莓的采摘期可以很长,不过云知刻意缩短了它的采摘期。
这盆草莓毕竟是她养的第一盆草莓,跟第一个手机一样是有些特殊意义的,她打算一直养着它,刻意地控制可以让它寿命更长。
张明月平时工作很忙,还要布置自己的小房子,没太多时间跟人聊天,只偶尔跟云知聊几句,自然不知道云知现在已经不是穷得连床架子都要去垃圾堆捡的云知了。
在张明月的印象里,云知经济是比较窘迫的,邀请她时张明月提前说过,只要人能来就行,别的不用管。
此时张明月看到云知带着画和草莓上门直呼破费:“这幅画真好看!是哪位画家……”
看了落款又是一阵惊呼,“哇,竟然是你自己画的!你居然会画画,还画得那么好,云知你好厉害!”
说着就到处找地方挂画,最后画被挂在了客厅:“以后别人看到肯定也会问我画家是谁!”
云知急忙摆手:“我就是个小小的绘画爱好者,可当不得画家的称呼。”
“当得当得,不信问问我妈妈,她以前可是大学美院老师,鉴赏能力还是不错的!”
张母站在画前点头,眼中隐隐涌现着兴奋:“月月说的没错,云知你是自学的吗?”
她听女儿说过,这个小姑娘家庭条件可能不太好,如果是自学,能学到这个水平,那可真是太有天赋了,这么好的苗子可不能被埋没!
“有人教过。”
“不知道你的老师是谁,也许我认识。”
云知摇头:“老师去世了,去世前交代不能说。”她撒了个小谎,只能默默在心里说声抱歉。
“可惜了”张母虽然觉得可惜却也表示理解,学艺术的什么‘怪人’都有,比这还古怪的人她也见过,“不知道你以后有没有意向走这条路?”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许会吧。”
张母张张嘴,想说自家可以资助,但她从云知进门起就观察过,这孩子温和却不失傲骨,大概率不会在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接受别人的资助,张母便没把话说出口,转而说起了别的话题。
吃饭时几人随意闲聊,云知听张明月不经意间随口问父亲:“我听说四叔调职了?调到了哪儿呀?”
张父道:“林业局,刚上任没几天,就在阳城,我跟你妈妈不在你身边,遇到自己没办法解决的事情就去找你四叔,别怕麻烦。”
张明月:“知道了。”
云知听到这话眼神微动,但不好当面询问,只好在告辞后,张明月送她出小区时私下问她:“明月姐,刚刚听你跟张伯父说,你四叔在林业局,不知道能不能请他帮个忙?”
张明月问:“你遇上什么事了?”
“应该不算大事,我收到一个陌生人寄来的快递,快递里有一本证书,是要到林业局林证科才能查到的,我不知道那本证是不是真的,想查一查但要上班又没有假放,所以……”
“原来是这样,确实不算什么大事,我都不同再问我爸,直接联系我四叔就行,你把证件编号徽信发给我,我明天就帮你问问。”
“谢谢明月姐!”
“谢谢的话就不用多说了,等你第二批草莓成熟记得送我一盒就行!”吃饭后水果时,张明月可被云知带来的草莓味道和口感惊呆了,她最喜欢吃草莓!还有她爸!
只不过她爸爱面子,觉得那是小姑娘爱吃的东西,自己一个老爷们儿爱吃草莓让家人知道就算了,在客人面前表现出来会丢脸,所以刚刚一直克制着。
送云知出来前她爸还悄悄跟她说,等云知家第二批草莓成熟,云知通知她的时候,让她第一时间告诉他来着。
“放心,到时候肯定能让你吃到过瘾!”
云知在第二天下午得到了张明月关于她那本林权证的回复:【我四叔帮忙查过了,你这本证书是真的,具体的信息他说不能说,得你自己去林业局林证科查。】
云知沉默半晌,回复了个可爱的谢谢表情包。
看来得找个时间去关宁镇看看了。
第一株草莓盆栽是带着花苞的,第二批则是从草莓苗开始养,需要的时间比较多,一直到八月底才开出一朵朵小花。
九月十号,小饭馆老板娘一家要送儿子去京城,云知的这份兼职告一段落,她的草莓也有一部分成熟了。
云知在阳台上种了两个架子的草莓,即使只有一部分成熟,数量也不少。
她终于有时间去平县,送出早已准备好的锦旗。
医院和护士那边,云知在网上查到,锦旗医生护士不好挂出来,不如给她们上级部门写感谢信,对医生的升职还有用些。
云知早前就写了感谢信寄出去,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用,这回去平县,可以给她们再送些自己种的草莓表达感谢。
草莓带了两大箱,先送一箱到医院给廖姐让她跟医生分一分,然后带着锦旗和剩下的一箱去警局。
终于用实际行动表示出自己的感谢,而不是跟以前身无长物时一样,只能干巴巴地说几句谢谢,云知心里好受多了。
接受别人的恩惠后不报答,她总觉得心里悬着件事不太舒服。
早上去平县,下午她就回到了阳城,又摘一箱给张明月送去,张明月知道云知肯定不会要钱,竟然回给了她五斤牛肉……
云知不收都不行,回去的路上抱着装牛肉的箱子发愁,最后没办法,只得在网上跟同城的人买了个小冰箱,小冰箱要自提,她扛不动。
网上找人帮忙运吧,距离稍微有点远,运送小冰箱过来的价格都够那小冰箱一半的价格了,不划算。
云知琢磨了一下,自己现在有两万多的存款,可以买三轮车了。
以前她只敢想脚蹬的那种,现在可以直接全款拿下电动三轮车,电动的多方便,就算以后不卖草莓,也能学别人批发点东西去摆摊卖。
越算越觉得划算,云知果断决定,买它!
线上线下比比价,线上便宜点,但很多人评论说在网上买车上牌麻烦,线下买在店里就能帮忙搞定车牌,她也挺急着用的。
算了,不贪那点便宜了,还是线下吧,不然天这么热,就算装牛肉的泡沫箱里有冰块也顶不了多久,线下上牌也方便点。
说买就买,云知等太阳不那么晒后出了趟门,当天不到两个小时就‘嘟嘟嘟’地开着自己全款拿下的小三轮自提小冰箱去也!
回到小区,云知跟物业借了小推车把冰箱运上楼。
她放好冰箱下楼去还小推车办理停车卡,顺便交停车费的时候,遇到带着小女孩下楼遛弯的邓春红,也就是邓利民的大姑。
八月份都过去,九月份也快过去一半了,邓利民养女这件事还是没彻底闹完。
主要是邓利民老婆一直在闹。
不知道她是真不懂法还是被谁挑唆,非说迁户口也不算以后跟他们没关系,毕竟还养在邓利民大姑家呢,以后他大姑硬是把孩子送回来他们怎么办?
她要求邓利民大姑必须把孩子送回孤儿院,等送回去后随便她去抱养都不关他们的事。
但邓春红不同意,她觉得孩子再次被抛弃太可怜了,之前她愿意把孩子送回去是因为院长说有一对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夫妻有个儿子,不想再生就想领养一个女儿,她才想着带妞妞回去试试看人家会不会选中妞妞,谁知道错过了。
云知听说邓利民老婆闹的原因时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她个现代人怎么比自己个古代来的还法盲。
“邓大娘,带妞妞下楼玩啊?”云知主动打招呼。
邓春红笑了笑说:“对,妞妞喊姐姐好。”
妞妞脸上也带着笑,乖乖巧巧地喊人,云知在包里掏了掏,掏出一颗自己没来得及吃的草莓:“妞妞真乖,这个给你吃。”
一颗草莓,看着并不贵重,邓大娘以为没什么,就没阻止,她经济条件不太好,可别人给贵的东西她是不会让妞妞收的,不论衣服、鞋子、玩具还是吃的。
妞妞道了谢,邓大娘注意到云知的三轮车,有些羡慕:“这是你买的新车?要去夜市摆摊吗?”
云知一愣,她貌似晚上都忙着干活,干完抓紧时间回家睡觉,还没去过夜市:“不是,想去早市摆摊来着。”
邓大娘说道:“不知道你卖什么,要是卖小吃什么的,早市不如夜市赚的多。”
云知问:“大娘,夜市在哪里啊?”
“绕过我们旁边的两个小区就是了,很大的、特别热闹。”
云知看向邓大娘指的方向,怪不得她不知道,原来方向跟自己上班的地方不一样:“那我今晚去看看。”
办好停车卡,交了一个月的停车费,云知看车子还有不少电,干脆开车去夜市看看。
这一看,嚯!可不得了,竟然比自己想象中还要热闹!
正好是晚上八点多,很多人都吃过饭了,带着孩子一家人出门玩,这边再往前一点就是阳城人民广场,小孩子最喜欢去那里玩。
现在路上车多人多,要不是云知开的是三轮车可以走电动车车道,估计都过不来,但是开车还是不太方便,云知寻思这边也不远,以后要是卖东西得提前来,玩的话就走路来。
回去后云知停好车,又在楼下遇到邓大娘,妞妞玩累了,正趴在她怀里半睡半醒,她准备带妞妞回家。
两人边闲聊边等电梯。
没等多久电梯到了,走进电梯来到七楼。
云知看着邓大娘的背影和妞妞熟睡中恬静的小脸,没忍住走出电梯叫住对方:“邓大娘,我有事跟你说,关于妞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