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他为寡妇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厌烦,换现在倒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寡妇瘦削的脸还有她自来熟的样子曾让王凯打从心底里反感,当然了,即便现在也很难有正面情绪。
寡妇在村里认识不少人,大家都愿意听她唠叨,小凯因这样不起眼的外来人在她口中很快就成了不识抬举出尔反尔的小人,寡妇女儿的小小“追求者”们还因此仇视起凯因,要不是萨坎老头气不过提着棍子追打过寡妇一次,她还敢说得更过份。
就像萨坎老头一样,村里也不是所有人都站在一边看热闹,有跟凯因比较相熟的就会帮他说话。
大人们看得很透彻,寡妇之所以张扬地说以后要把女儿许配给凯因,甚至要让凯因搬去她家里住,无非是看上凯因拥有针线又能干手艺活,同时还有点小小的“积蓄”。
在她看来只要凯因搬去她家就成了她家的仆人,平常可以随便使唤,凯因以后外出干活得来的报酬全部都上交给她这个“丈母娘”,否则她就能随便收拾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小男孩。
至于她会不会真的把女儿许配给凯因……村里人很怀疑。
大家了解寡妇,他们相信寡妇这样的人会等凯因年龄大了,自家儿女也成年以后随便找个理由踹掉凯因,当然,也有可能凯因被拿捏得很牢靠,那么他们会收留凯因在他们家里当一辈子的仆人。
这一些东西上辈子王凯都听说过,所以他自己心里头也清清楚楚,只不过寡妇的人品真的烂得可以,上辈子的他穷困潦倒,很难相信同样困难的寡妇会算计当时矮小窘迫的他。
寡妇不愧是穷乡僻壤里长大,没什么礼义廉耻,直白且没有半点遮掩自己意图的想法。
两辈子一点也没变,寡妇还是那个寡妇,啧啧啧!
王凯像上一辈子一样表现出讨厌寡妇的模样,不再跟她说半句话,也不再跟她的女儿和儿子来往,老远看到就横眉冷对,如果他们强行要接近他还会恶语相向。
寡妇对于自己的想法被揭穿没有丝毫羞愧,她甚至觉得自己会那样做是理所当然,反而凯因作为她的“同伴”不配合她才是脑子坏掉。
道不同不相为谋,凯因彻底不再跟寡妇一家来往,但寡妇一家却没有半点自知之明,她觉得作为“同类”他们始终是亲切的,小凯因再怎么闹别扭也只是一时意气。
寡妇的儿子难过极了,时常可怜巴巴在远处看凯因,他总会主动跟凯因打招呼,哪怕凯因不理他,哪怕凯因会皱眉辱骂他,他也只是难过地后退。
有时候他会伤心地抹眼泪,有时候会自己躲起来,可他从不生气,更不会骂回来。
寡妇的女儿也很难过,之前妈妈跟凯因交换参薯之后她和弟弟也向凯因学习过如何照顾参薯田,凯因毫无保留地教授他们施肥除草还有浇水的技巧,那真是一段难得的快乐时光,凯因很有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许多他们从未听过的东西,他讲自己在外头的见闻,那些都是三个人共同的秘密,他们连妈妈都没有告诉,然而现在凯因疏远他们了,就仿佛曾经的友谊还有笑容都从未存在过一样。
凯因的冷漠让姐弟俩哭了很多次鼻子,可无论他们怎么服软,凯因都不打算有丝毫改变。
从寡妇先前的生活状况也不难知道,她其实在村子里过得不怎么样,一家三口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有了上顿没下顿也是常有的事情,她头发蓬乱小乞丐似的女儿跟时常挂着鼻涕的儿子都瘦得皮包骨头,能连续几天吃上饱饭还是最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