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毫不犹豫的卖了哥哥被先生被打过手板的糗事,挨打最多的原因好像是背书背不好。哥哥学堂的先生特别爱抽查,她去找哥哥的时候大都碰见他再背书或默写。说起哥哥,小颖就想起她爹娘,还有在李家的日子,在家里她爱笑也爱闹,在外祖家就放肆不起来了。
李二爷夫妇回程快了很多,不到半个月就到家了,没了幼女需要迁就,至于长子半大小子,身体也壮实赶路快些也无妨。李承虞对于赶路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因为不用像来路那样还在路上写字做什么功课啊,那简直得让他窒息。回到家后,回禀了老父母,李二爷尽全力备考,也对父亲和母亲说了,岳父在科举文章上确实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家里就尽量让着苏氏些。如果他下次春闱高中的话,苏家这份恩情确实很大。
“放心吧,娘什么时候为难过你媳妇了?现在婉宜也有两儿一女,以后也有了依靠,你爱去不去。你不惹你媳妇就行了。”李老太太现在一点都不心虚以前自己帮着外甥女争小儿子的宠,看看现在小儿的后院六个妾的,除了外甥女是她硬塞进去的,其他五个都是跟她关系不大,就算有个是她的丫鬟,那也是小儿媳自己犯混被大儿媳坑了带回去的。
对着自己娘,二爷可是没什么羞愧的,他可是给老太太贡献了十个孙子孙女。老人不都是要多子多福吗?为李家开枝散叶,让他们这一房从人丁单薄到兴旺,他娘应该奖励鼓励,也体谅体谅他才是。
“爹娘还不够体谅你吗?你爹的私房大半都贴给你了,婉宜的三个儿女的用度可是都走娘院子里的,”李老太太补贴小儿的东西一直都很多,她对面长子的时候都有些心虚,不过长孙随了了他爹娘没什么读书的天分,她也没办法偏爱。更何况大儿媳给长孙定亲的是她长兄之女,也不想着用联姻给长孙铺些人脉。她更没法偏爱了,也就随便他们折腾了。
李老太太看着小儿还是有些憔悴,她也是心疼的,读书确实苦,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好说,“罢了,为了你,娘把苏氏供起来得了吧?”
李二爷最后出了院子的时候还是满面春风,脚步轻快的。屋里的李老太太就不那么高兴了,她后悔了她不该给小儿那么多铺子的,对着张嬷嬷欲言又止,止言又欲,让张嬷嬷还担心的问她是不是哪里难受了。她摆了摆手,让嬷嬷叫来温水给她洗漱,她要去躺会缓缓。
她后悔了,她后悔得不行。老太太越想越悔,不该把自己很赚钱两个嫁妆铺子都给小儿。她还得想想怎么圆过去,不让大儿夫妻想不开。
果然第二天大太太来请安的时候就问了,她一直管着家,消息灵通着呢,有没有瞒得很死,“娘,二弟什么事急用钱了?让她去公中取就是了,怎么都不会让咱家爷们在外拮据没面子,儿媳让家里减些用度就是了,怎么都给二弟节省出来。”
凭什么他们大房什么都没有?他们可是日后要为父母养老送终的长子,不能这么偏心二弟。她今天一定要个公平,就算母亲发火也要闹。
李老太太慈爱的笑颜变了脸,让张嬷嬷把大儿媳请去里间待会。她把昨天的决定也交代下,以后孙子孙女们不用全过来请安了,二房就让二孙和三孙代表他们来,大房就让长孙女来就好了,她人老了看得人多了眼晕。这是她想出来的,让小儿媳高兴点的事情。
每到节日还是全家出动一起吃团圆饭的,也给那群孙子孙女们一些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