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也是秦声十分疑惑的一点。凶手在死者阴|道塞入东西的举动,这是个非常明显带有性|犯罪暗示的举动,可秦声了解到的剧情里表明,两名死者都没有遭到性|侵,这和凶手的行为严重不符……除非,他根本没有实施性|侵的能力!
如果秦声的猜测正确的话,一个大学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发现自己那方面不行,然后又对自己某个老师产生了难以启齿的感情,久而久之形成难以逆转的心理疾病,最终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刺激下犯下了罪行。
秦声把办公室抽屉里的东西装进盒子里,凝眉思考:原书剧情写了,警方已经排查过两名死者教过的学生,无功而返,证明凶手不是她们教的学生。而且两名死者,再加上秦声原主自己,三个人分别是不同学校的,甚至有高中老师有大学老师,这个范围根本没办法确定。
秦声叹了口气,已知的线索还是太少,这个凶手拥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计划几乎滴水不漏。现阶段警方通过尸检、现场勘查、信息监控追踪等技术手段,得到的进展也并不比她多多少。
原书描写,警方根据尸检和勘查,发现死者行凶时不仅戴了手套,而且准备了床单缝制的斗篷,斗篷上有大量血迹,挡去了割喉时死者喷溅出的血迹。而且与一般的割喉案件不同,这个凶手并非从死者背后袭击,而是将死者压在地上,居高临下从正面一刀切断了她们的脖子。
一刀致命,凶手用了极大的力气,行凶过程中没有丝毫犹豫矛盾。如此狠辣决绝,一般都发生在情杀和仇杀中,可两名死者在社会上并没有任何关联,秦声和警方都更倾向于凶手是无差别杀人……
大多数无差别连环杀人犯犯下的第一起案件都是破绽最多的,因为他们大多临时起意,在得手一次之后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快感,这才会有第二第三乃至更多罪行。
可本案的凶手不同,他的第一起案件就计划周密,直接让警方陷入困境。
以往秦声接触过的无差别连环杀手,作案时的特点都是残暴、冷静、又带着癫狂。可这个凶手没有这种感觉,哪怕秦声并没有真正看到案发现场,她通过原书的文字依然感觉到了,这个凶手残暴又冷静,但他却没有那种沉醉其中的癫狂。
所以他大费周章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呢?
秦声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思考案子,原主毕业之后就留校了,东西收拾起来还不少,足足装了两个大箱子,秦声决定叫一辆搬家车过来。
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见她真的辞职了,纷纷过来道别,但是没人表示惋惜。原主的性格不合群,同事间相处的时候从来不亲近,大家都只是见面打个招呼的点头之交。
秦声在这些同事跟前维持着原主不善言辞的人设,反正已经是前同事了,没必要再搞好关系。她的视线若有若无地从几个同事身上扫过,挨个把他们排除了一遍,毕竟第三个被害人是原主,那她身边出现过的人也要小心排除一下。
靠窗户那个男的姓张,和她一样是生化系的老师,才刚年过40,就已经身材臃肿肥胖,看一眼就知道三高一个都少不了。眼底天天一片乌青,最近忙着赶论文评职称,因为僧多粥少又天天找关系应酬,流连在酒桌之上,身体虚的不行,一看就不是他。原书里警方的尸检显示,死者生前并没有吸入过迷药,凶手可以轻松制服一个3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哪怕女性力气再小,生死攸关时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凶手的身体不会虚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