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知道白城二厂的衣服销量特别好,就是不知道哪里不一样。
陈怡看向他,“他们的布料我在白城纺织厂都没有看到,相似的都没有。”
“没有?”李厂长皱起眉头,说道:“是不是从别的省进来的?”
这也不是不可能,为了从服装做突破,很多采购的同志会全国各地跑,看有没有合适且价格优惠的布料。
“不是。”陈怡抿了下嘴唇,“这个布料是从香江进来的,好像价格特别高。”
“香江?!”李厂长诧异的看向她,“不可能啊,价格高还有什么利润可言?而且还需要外汇啊。”
进口的布料不可能用这边的钱,人家做外贸的也不是傻子。
这让他十分看不懂,为了布料去进外贸的布料,有些奇怪啊,这白城制衣厂的厂长,怎么可能会同意。
其实说到这里,陈怡也是不明白,但她有一个猜想。
这话她不能说,只能转开话题,说道:“不管怎样,布料的问题是不可能解决了。而且香江的机器印花比较好,都是进口机器。咱们这边是做不了仿制的,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机器是定制的,所以不是想印什么就能印上去的。
听到她的话,李厂长犯了愁,话说的容易,这边市场基本上都是找经常合作的厂子。
他们的订单在小厂看已经很多了,但依旧不够,比不上大厂的一半呢。
当然了,这里指的只是内地的订单,不算外贸。
在九十年代外贸会专门成立公司的,不然他们也不至于这么辛苦了。
想要好的布料或者其他的,直接找公司就行,现在却只能自己想办法。
看到李厂长愁眉苦脸的,陈怡笑了笑说道:“李厂长,不用这样,咱们厂虽然没有好的货源,但创新还是可以的。”
“况且他们是薄利多销,不用看这些,恐怕他们销售五万件,也就只有咱们两万件的利润。”
“对了,这次冬季的订单做出去多少了?”
这段时间忙的不可开交,她也没有过多了解。
李厂长没有再多想这些,回道:“不算多,一共两万多件。”
以前一个季度两万件都是奢望,现在却说不算多。
这话说完他自己都觉得有点感慨,真是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