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也觉得家里的茶缸实用。”秦清曼赞同楚楚的话。
然后姐弟俩就大茶缸与杯子的优缺点小声交流起来。
另一边,卫凌与吴正也在说话。
吴正打听的是卫凌为什么会调到白城这种偏远地方来,调就调了,怎么还是平调,按照卫凌的功劳,就算是再升一级完全没有问题。
卫凌当然不能说自己换了芯子不是本人。
但也因为接受了原主的记忆,对于京城的情况还是有一定了解,前世作为国公世子,他本就是权力中心的人物,对于政治的敏感度特别强。
所以他虽然没有跟吴正明说什么,但暗示了几句。
此时正出于十年时期,就算吴正再远离京城,这波影响力还是席卷了全国,他也知道一点,在接到卫凌的暗示后,立刻猜到卫凌为什么会调到他们这来。
他们白城别看艰苦了点,但很多东西还算好。
“你在这里奋斗几年,提一提级别,等以后回京城就不一样了。”搞清楚情况的吴正拍了拍卫凌的肩膀,心也落到了实处。
像卫凌这种请调来的以后要想调回去也容易。
“老吴,今天我们还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就不久留,改天你一定要来喝我们的喜酒。”卫凌今天既然跟秦清曼领证结了婚,也不至于藏着掖着,直接就邀请起吴正。
说起来结婚证能顺利到手还得感谢吴正的帮忙。
“一定,到时候不仅我要去,我还要带你嫂子去。”吴正面对卫凌的邀请,非常开心,满口答应。
“我还记得嫂子包的酸菜饺子,你可一定要带嫂子一起。”
卫凌努力学着原主的样子跟吴正交谈。
“一定的,你嫂子也念叨过你跟其他几个战友,这一转业就天南地北,再难相聚了。”吴正满脸的感叹。
“所以我们在白城的有空一定要多聚聚。”卫凌对吴正说这话是真诚的。
吴正是地方上的人,处好关系是共赢的事。
卫凌与吴正又客套了几句才带着秦清曼姐弟离开。
路过民政局办理结婚证的办公室时,刘和昌的身影已经不见,夫妻二人的心情才好一点。
“走,我们去供销社。”卫凌把楚楚抱在了怀里,然后另一只手光明正大地伸向了秦清曼。
他们是夫妻了,下雪天牵娘妇的手理所当然。
秦清曼看着卫凌眼里压制的开心,心一软,把手伸了过去。
小石再次见到卫凌与秦清曼时,虽然没有看出任何异常,但他感觉到氛围不一样的,之前两人之间是隐忍的欢愉,现在好像周身都弥漫着幸福。
看一眼就能感觉出来的幸福。
猜到怎么回事的小石腼腆地笑了起来,“卫团,嫂子,恭喜你们。”
“谢谢。”卫凌与秦清曼同时回礼。
“卫团,是去供销社吗?”小石一边发动汽车一边问。
“对,去供销社。”原主这么多年手里还是攒下一笔不菲的身家,卫凌在离开京城时就全部带了来,今天他结婚了,当然要大买,特买。
秦清曼家没有父母,卫凌之前就带了半头猪提亲,他现在嫌礼不够重,打算今天把所有东西都买一遍。
秦清曼看出卫凌的想法,心里甜滋滋的。
虽然他们结婚双方父母都没帮上忙,但有卫凌一心为她,她觉得知足了。
县城的路好走,开车一会就来到了供销社。
县城的供销社不大也不小,两层的楼房,不仅楼下摆满了各类商品,楼上也是琳琅满目。
马上要过年了,来逛供销社的人还不少。
更有娶媳妇、嫁闺女的人家在柜台前挑挑拣拣。
原本供销社里很热闹,人多嘴杂的,但当卫凌与秦清曼进门,噪杂的声音居然有瞬间的停顿。
主要是卫凌与秦清曼都太打眼。
特别是卫凌身上的那身衣服。
四个大口袋。
在取消军衔制后,这衣服上口袋的多少就代表在军队的级别,只有军官才能穿四个大口袋的衣服,一般士兵衣服上只有两个口袋。
人们看着卫凌的脸,又看着卫凌身上的军装羡慕清曼。
不管卫凌还是秦清曼前世都是习惯了无数目光的主,面对众人的目光,他们一点都没有受影响,而是有商有量地买起了东西。
新脸盆是必须要买的,还得买一对。
除了脸盆,其他必须用品也都在购物清单上,就连红色布料都按照一人的尺寸买了不少,卫凌还给楚楚买了根糖葫芦让小孩拿着舔食。
小石帮着忙把东西都送回车上,更是羡慕了众人。
买完一些生活必须品,卫凌领着秦清曼姐弟上了二楼,二楼一般卖的都是大件物。
比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卫凌家底深厚,打算给秦清曼把手表与缝纫机买了。
秦清曼年后可能就要当选红旗大队的妇女主任,这参加工作手表肯定需要,至于缝纫机,这可是结婚的标配,卫凌当然要给媳妇准备上。
白城是座比较小的城市,大件物品需求量很少,所以一般柜台里的存货是真不多。
这不,只有一块上海牌手表,标价126元。
就在两人看着手里的手表时,又有人上楼了,来人一上楼就看到站在柜台前看手表的秦清曼两口子,脸色大变,大叫道:“那表是我先看中的。”
秦清曼侧头,嘴角翘起一抹讥讽,“你付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