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

清穿之娇妃 韩金书 4989 字 2023-02-23

“太后如今还在养病,怕过了病气,便不要人请安。待日后太后大好了,太后还要见见娘娘的。”

杨嬷嬷这一趟,便是昨夜太后敲定的。

太后原本不想理会年嫔入宫的事。到底还是对年家的人没有什么好感。

可偏十四爷的事,年嫔在里头到底是起了些作用的,太后要承这个人情,又不肯叫年嫔瞧出来,这暗地里的事情不能明言,可赏赐的理由也是现成的。

纵然说出去,也没什么可挑的。况且,太后给新入宫的主子娘娘赏赐,也是理所应当的。

若不给赏赐,那才真真是没脸呢。

也是瞧在十四爷的份儿上,太后还是给年嫔娘娘做了这个脸。

年姒玉瞧人家笑,她也笑道∶“嬷嬷客气了。太后既病着,便是要好好静养的。我也不好去打扰太后安养。只等太后大好了,我便去慈宁宫,给太后老人家磕头请安。”

杨嬷嬷真是没想到,年嫔竟是个这般和气的。

她还以为,年家的小女儿,皇贵妃的亲妹妹,又是年家娇养着长大的,就会同皇贵妃的性子是一样的,甚至还要更冷傲些。

却没料到,来了翊坤宫见到了人,竟是同皇贵妃完全不一样的性子。

这姐妹俩都生的是一副顶好的容貌,年嫔虽年纪小,瞧着却容色艳丽得很,可这性子却和顺态度也和缓,待她还这样和颜悦色的。

竟也不生涩,为人行事,还真是太后所言,是个聪明的。

杨嬷嬷来时绷着的一颗心,竟不知不觉放松了下来,竟不由的对这位年嫔娘娘生了几分好感。

明明年纪小,行事做派竟有雍容华贵的风范,倒比钟粹宫的那位相处着更舒服些。

难怪皇上昨日在翊坤宫用了午膳和晚膳,入宫第一夜就留宿了。

这样的性子,他们那位皇上,怎会不喜欢呢

就是身子孱弱些,似乎在宫外那场重伤里,年嫔没把身子养好似的。

杨嬷嬷想着,也不知这样纤细的身子,将来能不能给皇上诞育子嗣呢?

从前的皇贵妃,那也是在皇上身边侍奉了十年,才有了眼下这么一双儿女的。

怎么姐妹俩的身子,都是这样的不好呢?也不知这一位,将来如何呢。

年姒玉不卑不亢,客客气气的说完话,杨嬷嬷告退,她便让姚黄亲自将人送走了。

姚黄回来,瞧见年姒玉望着那些赏赐,就轻声说∶“也不知太后那边,是个什么意思。”

年姒玉淡淡一笑“不拘什么意思。赏了便收着吧。”

这宫里的人这样多,又多是女子,她便是在女子堆里长起来的。

女人的心思最难猜了,一会儿一个样。宫里的人心思更多,德妃在这宫里都住了一辈子了,如今又成了太后,有了先前的事,这突然厚赏,肯定是有缘故的。

但年姒玉懒得琢磨人心,将来时日长了,人心总会露出来的。这会儿就不必费神去猜了。

但这笔赏赐,她在心里记下了。

年希尧兼着内务府总管的差事。内务府的人遇上翊坤宫年嫔娘娘的差事,那自然是万分小心的。

又是苏培盛亲自去吩咐过的差事,内务府的管事们,那就更上心了。

先甄选了一批是湖北籍贯的膳食上人,登记造册,写明履历家庭关系,而后将册子送到翊坤宫,供年嫔娘娘选人。

在翊坤宫设小膳房,这是大事。将来年姒玉和六阿哥还有四格格的一应膳食,都是从这儿出的。

若是膳食不经心,侍奉的人有问题,那翊坤宫里的主子们怕是要出大问题了。

因此这册子送来年姒玉手上,她很上心,很重视。也不去逗小孩儿了,成日里就忙这些事。

胤祺这几日忙,说不来。离颁金节正好还有些时日,年姒玉就利用这些天,要把人选出来。

不然总是去御膳房提膳,还是有些不大方便的。御膳房也确实是尽心了,但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找准她的口味。

能进翊坤宫伺候膳食的,首先底子就要干净,家庭关系要简单,旗下人也不能选到年家的对家去了。主要还是更中意胤祺从前所领的旗下人,那样更好些。

年姒玉小心谨慎,让姚黄魏紫将人家的上三代都查清楚了,才选了些人出来,轮流试用。

试了好几日,最后总算是试到了最符合年姒玉口味的膳食。

一个个放进膳房伺候的人,年姒玉都亲自过目了,膳房总管,是个叫桂陵的。

桂陵有个哥哥,就在圆明园里伺候着。从前皇贵妃住在园子里的时候,那园子里的膳房总管,就是桂陵的哥哥。如今桂陵的哥哥,还在园子里伺候的。

桂陵家里另有个大嫂子,曾做过福宜阿哥的奶娘,后来福宜阿哥没了,就给放出去了。

那个奶娘就是湖北人。虽说桂陵是湖北籍贯,没在湖北长大,但他母亲和嫂子都是湖北长大的,最喜欢湖北的饭食,他哥哥和他的湖北菜都做的极好极地道。

他们一家子都干净得很,况且,桂陵的哥哥做园子里膳食总管,那也是胤镇点过头的。他哥哥手艺也不错,不过皇贵妃不爱用湖北菜,也幸而他哥哥有别的手艺,这才叫伺候了皇上和皇贵妃的。

把桂陵放到翊坤宫就没什么问题了。

且年姒玉想着,伺候老娘和嫂子都这么细心的人,想是没错的。这个桂陵瞧着也是个沉稳懂事的,年姒玉就点了头。

这日午膳,年姒玉点了莲藕煨汤。煨的是排骨汤。

她想吃这个想了好些时日了。桂陵晨起就开了火,伺候早膳的时候就煨上了,正好晌午的时候火候到了,便可以吃上了。

宫里这时节,也是有新鲜的莲藕奉上的。就是不太多,但也是有的。

湖北的莲藕送不上来,但京畿周边会有庄子上的莲藕送进来。

有些是湖北带去的种子,生了根种出来,味道不及,但已是比北方的好太多了。

桂陵会拾掇,先用锅子将莲藕都焖一遍,待软和些后再放进汤里,这样便和湖北那地界的粉藕是差不多的口感了。

宫里的主子娘娘们都不爱用莲藕。偶尔点缀,也多是蒸或者炖,放两片就罢了。

偶尔翻炒,那也是给奴才们用的。都不爱吃这太有嚼头又有些味道的东西。

如今年嫔娘娘爱吃,那送上来的新鲜莲藕,自然是可着翊坤宫先挑了。

桂陵亲自去挑的,拿回来的都是新鲜水嫩的,就供着年嫔娘娘吃喝的。

汤端上来,烟绒好好的照着年姒玉的习惯盛了,待汤凉了些,年姒玉吃了一小块藕,又喝了一小碗汤,当即就笑了。

“就是这个味道。极好。”清淡又养人。桂陵确实是有些本事的。

里头烟绒伺候着年姒玉用了膳,然后便去了膳房,按照主子的吩咐,挨个赏了。

桂陵和底下的人高兴的跟什么似的,也不敢进去扰了主子,在外头磕了个头才罢了。

烟绒回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呢。

年姒玉瞧见她就问“桂陵很高兴”

烟绒笑道“主子是没瞧见,他高兴的跟什么似的。主子说了不用谢恩,他还要带着人在外头磕了个头才罢了。说是要尽他的心。奴婢拦不住他们,索性没拦着。”

主仆这里正说着,魏紫从外头打帘进来,说"周成送了钱太医过来。说是皇上吩咐,让钱太医过来给主子请平安脉的。要好好瞧瞧主子的身子。”

年姒玉刚刚用了膳,还没有到午睡的这会儿,昨夜落了一场雨,外头地有些湿,年姒玉也不爱出去溜达了,就在屋里和烟绒她们说话解解闷。

魏紫问,是不是现在就将钱太医请进来。

年姒玉却说不忙,问魏紫∶“这位钱太医,很得皇上的信任么?”

她更熟悉胤德和府上进宫前的生活。后来的登基进宫,她去做年姒玉去了,就不知道这边的事了。

她只晓得,皇贵妃在入宫前,照料她身体的是在亲王府当差的府医。

魏紫道“钱太医医术精湛,于女科甚有建树。皇贵妃入宫后,就时常给皇贵妃请脉的。”

“太后,还有宫中众位太妃的身子,都是他照料的。嫔妃们若是有事,都是另寻的别的太医。”

也就是说,这是先帝爷时就有的太医了。照料太后及太妃们的身体,那也就是说,跟嫔妃们是不沾边的。

但也未必就能绝对的信任。年姒玉留了个心眼,皇贵妃都是由他照料的,想必问也问不出什么来。魏紫这样说,就证明这个钱太医很得胤祺的信任了。

否则,是不会特特叫了他来的。

因着关氏进宫前同她说的那件事,年姒玉这心里头对宫中人总存了三分疑虑。

那些事儿自然是不要她费神去查的,但她也不能全然就把信任交付出去。尤其是这等有关健康的大事。

眼下还不大了解宫中的情形,进宫时日尚短,且走走看看吧。

周成领着钱太医进来。钱太医倒是很规矩,年纪瞧着四十五的样子,眉眼温厚,向医之人,面相还是很不错的。

是个浸医书有些能耐的样子。

年姒玉瞧着周成笑“怎么叫你来了”

周成恭恭敬敬的道“回年主子话,原本是叫奴才的师傅来的。但师傅要伺候万岁爷,这差事就叫奴才抢着了。万岁爷吩咐,请年主子好好瞧一瞧。万岁爷立等着钱太医的回话呢。”

他们万岁爷这几日,忙的脚不沾地,每日在养心殿都睡不上一个时辰,天就是批折子见大臣。在军机处议事到深夜。

可便是这样,忙完了还记着问一句,年嫔今日怎么样啊。

幸而他师傅知道轻重,晓得万岁爷心里挂记年嫔娘娘,就让他们留心着翊坤宫的动静。

万岁爷过不来,但天天都能听到年嫔娘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