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嫁新郎(三)

剑出鞘 沉筱之 3069 字 2023-03-09

奚琴:“……你说得对。”

阿织道:“你说每回嫁新郎,你都去凑热闹,那这城中一共嫁过几回新郎?”

壮汉却不抢着回答,他端着,等着其他人犹犹豫豫地回答——

“三回吧?”

“不对,两回。”

“我怎么记得有五六回了?”

壮汉得意道:“一共四回。第一回姓高,是个外来商贾;第二回姓吴,是一个教书先生;第三回姓王,好像是个武夫;眼下这回是第四回,廖家公子,他虽然已经快到而立之年,奈何出生好,家中有田地,收租子就可以过活。”

壮汉说着,想起什么,看了眼外间黑尽的天色,摩了摩拳,恭敬地请示:“仙长,您能不能问快点,今夜廖家公子就要出嫁了,俺过会儿还得去瞧热闹呢。”

阿织问:“送嫁的一路,你都跟着?”

“是啊。”

“那你可在送嫁的途中,看到庄夭夭了?”

“看……”听了这一问,壮汉却迟疑了,其余人也露出和他一样的神色,半晌,壮汉道,“好像看到了,但是不确定,她好像每回都来,只要来,都哼她那首小曲,之后轿子也会掉头,往城外那片沼泽去,但是……”

阿织盯着他:“但是什么?”

“但是好像又不对,我记得我明明是跟到了城外的,但第二天醒来,又在家中,连怎么回去的都不知道,唉,可能是吃酒吃忘了吧。”

壮汉这话一出,其余人纷纷附和。

阿织心中微微了然,也就是说,对于城中这些百姓来说,即便他们每回都去送嫁,但送嫁的记忆,只停留在新郎上轿,庄夭夭出现的那一刻,之后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与梦境无异?

这倒不奇怪,厉鬼会幻术,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蛊惑了城中百姓,让他们分不清所经历的一切是真是假。

阿织道:“所以,这些嫁出去的新郎都死了,你们也不太在意?”

众人七嘴八舌道:“唉,他们自己要找死,怪谁呢?”

“死了就死了,这城中又不是没死过人?”

“是,衙门里这么多案子没破,总不能因为死了一两个新郎,就不查别的案子了,他们是自己要出嫁的。”主簿也回答道。

适才那名壮汉道:“在意啊,但这都是从前的事了,在意这么多有什么用?”

阿织于是不再多问,她信手幻化出两幅画像,画像浮于半空,正是此前,来山南城寻找溯荒踪迹的楚家刀修的模样——阿织来县衙前,孟婆给她的。

“这两个人,你们见过吗?”

在场无一不是了解洛、梅两家,或是凑过嫁新郎热闹的人,看了画像,众人都觉得眼熟,纷纷拧眉深思。

过了一会儿,忽有人道:“是了,我想起来了,这个瘦一些的是当时吴家新郎出嫁那会儿,抬轿的轿夫,他当时到我这里来找差事,我介绍他去的。”

“不对不对,他分明是吴家请的宾客,宾客名单还是我拟的。”

“怎么是宾客呢?他是喜轿边的伴嫁郎啊,他跟吴家关系好,吴家挑了他做伴嫁郎,还是吴公子亲口告诉我的。”

又有人指着第二张画像道:“说起宾客我想起来了,这个样貌很和气的是王家请的宾客。”

“不对,他是张罗宴席的伙计!”

“你们都记岔了,他才是伴嫁郎!”

阿织听着众人争论不休,心中浮起团团疑云,宾客、伙计、轿夫,伴嫁郎,为何会有这么多身份?

这些百姓都是凡人,又受了她无患子仙力的影响,是就是,非则非,绝无可能说假话。

既然每个人说的都是真话,为何他们的答案又如此不一样?

这时,奚琴的目光一下子落在适才那名壮汉身上,眼睁睁看着他的脸色变了又变,问:“你想起什么了?”

壮汉似乎非常费解,连心中都涌起莫名惧意,不断地道:“不对啊,这不对……”

他指向第一张画像:“俺怎么记得……这个人,就是第二回出嫁的吴家公子,那个教书先生;还有这个样貌和气的——”他指向第二张画像,“他是第三个出嫁的,姓王的武夫。”

“你说什么?”阿织怔道。

心中印象渐渐清晰,壮汉很快笃定道:“是了!就是他们!那两回嫁新郎,俺都去凑过热闹,亲眼看到他们被送上花轿的!”

这一刻,阿织忽然想起白天时,崔宁在知味馆说过的话——

“我已暗中接近廖姓人家多日,有了俗世的身份,他们最初邀请的宾客就有我,廖家公子也答应让我送亲。喜轿旁有伴嫁郎,我已说服廖公子,让我做这个伴嫁郎……孟婆大人信我,这城中究竟有何古怪,溯荒到底在何方,今夜子时,出嫁之刻,我必能勘破分晓……”

与之同时,奚琴也反应过来了,道:“不好,崔宁那边有问题。”

话音落,阿织已收回了无患子上的灵力,奚琴当即撤了结界,下一刻,两人已同时出现在了县衙外,亟亟往廖家赶去。

才刚举步,中夜中只闻一阵锣鸣,半空中燃起一张传音符,符中传来孟婆冷静,却带着一丝寒意的声音:“崔宁出事了。”

五里外,廖家。

孟婆与奚泊渊、白元祈站在人群中,眼睁睁看着崔宁穿着吉服,被伴嫁郎扶着下了阶梯,他脸上有即将出嫁的喜悦,任凭喜婆为自己罩上盖头,坐入了花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