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进展

而一旁的司马昌却很是好奇,究竟是什么书能让张苍念念不忘。

沈渺扶额,都眼下这种情况,这俩书呆子还在谈论书的内容。

沈渺本人对儒家既无好感,也不算讨厌。

以秦国的情形来看,儒学也有可取之处,倒是可以利用一番。秦国一直以法家治国,但此时的法和后世的法,有着根本的区别。

法家的目的是让帝王通过法、术、势,掌握驭民之术,统治万物。法家的严刑峻法虽然能够让社会一时稳定,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小姑。

百姓只知耕种,不知其他为何物,始终是过于残酷,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庞大帝国巨轮上的一枚螺丝钉。

而且历史也证明,帝国完成统一之大业后,再实行严苛的法家之术,不利于长久的统治。神像虽能镇压一时,待到归天之日,迎来的会是更为轰轰烈烈的觉醒爆发,而后就是历史的循环反复。

究其根本,法家以及被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都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的手段和工具。

在沈渺看来,儒法的内里都是“吃人”,不同的是前者外面用了一层“礼法忠孝”的糖包裹,看起来光鲜亮丽,闻起来香甜;而法家呢,则是毫不顾忌的演示自己一身的扎人的刺。

儒家妙就妙在,随着时间推移,其外那一点点迷惑性糖壳变得越来越薄。到最后就变成鲁迅先生所言的,翻开历史一看,满本的仁义道德都是“吃人”。2

但他同时也知道,以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让真正以人为本的平等思想流传开来,压根不现实。

每一块时代的土地上,会长出属于它自己的花朵,不管是罂粟还是玫瑰,抑或是茉莉,都是时代的象征和缩影。

听完张苍所说后,沈渺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入宫觐见嬴政,既是为了帮张苍,也带了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生病的那几天里,他天天躺在床上,无聊时就开始细细思考两次随机气运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试图从中找出规律。

第一次是因为他无意帮助工匠们放假,而后嬴政规定秦国的工坊半个月休息一天,出现了【荒】等级的气运事件。

第二次是因为他的缘故,嬴政下令在全国建石磨,让秦地百姓吃上了面粉,触发了【宇】事件。

然而他弄出纸和印刷术时,却没有触发随机气运事件。

沈渺想到了原因,因为这两样东西并没有普及给百姓,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知识书籍在古代一直都和百姓没有太太的关系。

就算是在民生条件较好的唐宋两朝,读书识字仍然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

从中揣摩出了规律:切实改善百姓生活,就能触发气运事件。

如果他将儒家思想引入秦国,和法家一起并治,相比纯正的法家治理来说,对老百姓来说多少是件好事。

于是沈渺来到章台宫,询问道:“大王,臣能否问您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