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她尴尬的看了舒舒一眼,轻轻的拍了自己的面颊一下改口道:“咱们聪明人都知道这戏文里、画本子上、诗词里的故事是靠不住的!
听那《长恨歌》写的多美啊!
就连老奴这不识字的听过了都觉得好,都能记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惊叹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实际上呢?不过就是公公借着强权强娶了儿媳妇的故事,这是在皇家才变得可歌可泣了,但若放在咱们百姓家里是要让人唾弃的!
还有那戏文里唱的王宝钏,好好地一个丞相之女,什么王孙公子嫁不得,非要嫁给那个薛平贵,房无一间,地无一陇,她图什么?还不就是图他长得好看,说话好听,人有本事吗?!这薛平贵倒是真有本事,她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十八年啊!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宰相之女,到后来竟要靠挖野菜度日!啧啧!便是她十八年后被迎回去做了皇后又如何?还不是早早的熬坏了身子,享不了几天的福便去了?!
再说说之前京里那位大名鼎鼎的纳兰公子,他的诗词老奴也听人说过,也觉得很美,甚至老奴都能背两句‘一生一世一双人’!可这有什么用?还不是该娶继妻了便娶,该生孩子便生?!
这人啊,就得实际点儿。
这村里的农夫忽然有钱了,还想多娶个妾呢。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话哪里信得过!
也就是这年轻的小姑娘容易把这当真,如今纳兰公子都死了几年了,还有人偷着去祭拜呢。”
温嬷嬷对王嬷嬷说的这些别人情情爱爱的不感兴趣,她关心的只有一点:“这些该很隐秘吧?!你是怎么打听到的?”
王嬷嬷说:“这还用得着打听啊?!托佟佳格格的福,她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那种话,又让自己身边的人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偷偷摸摸的去打听着找人,现在京城里稍有些权势的人家谁不知道这回事?!怕是连宫里都是知道的,只是没人敢往外传佟佳家的事罢了!”
反正温嬷嬷之前是一直不知道这件事儿的,可现在连王嬷嬷都知道了,甚至敢当着她的面说出来,怕是真就像她说的那样,京城里稍有些权势的人家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这些人知道了,他们宫里做妃嫔、做宫女太监的亲朋故旧难道一点都不知道?!他们难道会这么齐心一点口风都不露?!
不会的!!
所以现在怕是其他宫里的人都知道了,只瞒着她们承乾宫,只瞒着她们皇贵妃娘娘呢!
想到这里,她心中大恨!
这佟佳格格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自己不能给家族增添荣耀也就罢了,还非得拉着皇贵妃娘娘和佟佳氏全族一起跟着她蒙羞。
她现在已经能想象到宫里宫外是怎样嘲笑佟佳氏,嘲讽这一代佟佳氏贵女们的教养了!
若不是前有孝康章皇后是当今的生母,后有皇贵妃娘娘与陛下青梅竹马的情分在,这般把皇上的面皮扔到脚下踩,全家怕是死上几回都不够的!
这件事之后,皇上该怎么看她们娘娘?!
温嬷嬷焦躁的恨不得立刻回宫去,好和吴嬷嬷商量出个有用的法子来,尽量降低这件事对皇贵妃娘娘的影响。
可想了想,她又觉得如今宫外传的人尽皆知,陛下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他既然不让人告诉皇贵妃娘娘这件事必然也是为了娘娘着想,皇上既然对娘娘还有情分在,那这件事就不必太急。若是大张旗鼓的跑回去告诉了吴嬷嬷知道,承乾宫里的其他人怕是也会知道,还是得缓着来!等自己回宫之后必须得偷偷把这件事透给皇贵妃娘娘知道,至于告不告诉其他人,要不要和皇上坦白,都要看皇贵妃娘娘的意思。
只是哪怕归心似箭,她却知道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若是她刚刚出宫没几日就急匆匆的回去禀告,那岂不是谁都能猜到皇贵妃娘娘知道了此事?!
想到这里,她便按捺住所有心思继续坐在这里听王嬷嬷东拉西扯,只是她的心思早就不在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