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现在还真没猜到是他们。
这年头人们出门,若是女眷或家里有女眷打点的东西还备的整齐些,可若是像这种两个男人一道出门的,能记得路上买点吃的就不错了,有几个会记得准备水囊的?
讲究些的大多是路过有人烟的地方借口水喝罢了,不讲究的,河水湖水也就直接喝了。
会这样做的男人十个里面有八九个,舒舒又怎么能猜得到是他们?!
也亏苏培盛能想得到这个借口了!
毕竟皇子出门,底下的人也不敢不把东西备齐,真要皇子出点什么事,伺候的人是要拿命去填的!
也就没当回事的带着众人去用午膳了。
庄子上的午膳也算得上是丰盛,桌上摆了四菜一汤一甜点,饭是荷香饭,菜是蒸羊肉,鸭羹,八宝豆腐,炒时蔬,汤是鲫鱼豆腐汤,甜点是糯米藕。
羊肉肯定是一大早去外城买的,海淀那边的荷花池边上总是有人卖荷花、莲蓬、藕、荷叶这些,桌上的荷叶和藕十有八九是从那边买回来的。舒舒没在庄子里看见鸭子,倒是看见个大磨盘,这豆腐应该也是早起现磨的了。
舒舒大略看了看,菜做的并不十分精细,同样的菜还是家里的厨子做的更好。可这里条件简陋,又是昨天才通知的他们,来旺家的能弄出这样一桌子菜也算难得了。
舒舒坐下来每道菜都尝了两口,这蒸羊肉和鸭羹味道都不错,但她还是更喜欢吃羊肉,八宝豆腐很好吃,炒时蔬许是放的久了些,一股子荤油味,她不大喜欢。汤炖的奶白,味道也很鲜甜,糯米藕就有些太甜了,她也不是很喜欢。
看了看一直跟着自己的众人,舒舒说:“这么多菜我一个人也吃不完,你们跟着我一路想来也饿了,这菜放凉再热味道就变了,去个人拿个小碗来,我拨出来些,剩下的两位嬷嬷一起吃吧。”
能吃小灶,谁愿意去吃大锅饭?能吃热菜热饭,谁愿意吃残羹冷炙?
对于舒舒这份体贴,两位嬷嬷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满意的,就连在宫里待了几十年的温嬷嬷在和舒舒相处一天之后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个难得的好主子。
只看她对下人都这样体贴遍能知道,待在她身边或许不能大富大贵,但绝对比别处过得舒坦!她姓温的都这把年纪了,早就不图什么大富大贵,只求生活简单舒适。
这样一想,若是以后能够留在她身边就很好。
温嬷嬷早在皇贵妃身子不好之后就开始琢磨着后路了。
她一开始是想着拿着自己攒的这些钱出宫,收养个兄弟家的孩子做养孙,把他养大之后自己舒舒服服的过后半辈子。
可是她打听到的消息却让她犹豫起来。